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加拿大汉学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卜正民(TimothyBrook)的《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这本书可以说是明代社会经济史的最佳入门读物之一,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社会经济史论著。之于明朝,卜正民意识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但他清楚自己的独特优势:“作为一个清楚知道自己是那个世界以外的人,我有着静观整个明代社会和文化风景,而又不必将明人的选择带到我自己生活中去的优势。”而且,他既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没有中国史学家要面对的种种传统话语模式和制度上的限制。这些因素加起来,就使得《纵乐的困惑》能够跳出旧有的研究视角,带给我们一种关于明代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新认识。
关于作者
卜正民TimothyBrook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年度亚洲研究学会会长。曾任多伦多、斯坦福、牛津等大学历史学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中国近代史、全球史,并担任哈佛大学出版社《帝制中国历史》主编。年获加拿大历史协会颁发的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泽维尔加诺奖章,年获颁古根海姆学术奖。代表著作有《纵乐的困惑》《为权力祈祷》《维梅尔的帽子》《秩序的沦陷》《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等。
大咖推荐
史景迁
乔纳森·斯宾塞,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一年度美国历史学会会长。
卜正民把明王朝那个捉摸不定的迷人世界,放入一个概念清晰的时间框架里,即使你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也能畅读其中。本书记录了各色各样的明代人物与他们各色各样的问题,还有那个世界里的要物:砖与桥,市场、寺院与邮*,女性与时尚,印刷业,激情与征兆。本书把明代生活的全貌——这么一个活力澎湃的复杂体——展现出来,在英语世界里当属首见。
司徒琳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文化教授
卜正民利用了各种各样的一手和二手材料,特别是他所熟悉的明清地方志、商人手册、路程指南,还从古籍里挑选出丰富的插图(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穿插在自己的平铺直叙中,把我们带入书中的世界,让我们确切体会到当时的日常劳作、旅游、消费,也让我们看到,在中华文明遭逢重大变化之际,那些财富新贵怎样惺惺作态,而上流阶层又处于怎样的焦虑状态中。
编辑书评
读《万历十五年》时*仁宇先生反复强调的明朝是一个缺乏数字化管理的朝代,朱元璋渴望回归小国寡民式理想社会,使明帝国渐成为停滞的帝国,停滞的帝国为何又会出现教科书所说的资本主义萌芽?当然资本主义萌芽在学界也颇有争论,但是这从侧面亦反应出其商业的繁荣。后有幸读此书,心中的困惑也日出云散。
中国“传统的”历史叙述认为,明中叶的中国经历了一次“商业革命”。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为学界高度重视,和其他四个问题并称为历史研究的“五朵金花”,并最终被定为官方论断。尽管“资本主义萌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不符合历史真相的伪命题,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自明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确实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因素,包括:人口的快速增长、丝织业和棉织业的发展、商品专门化的出现、奢侈消费的风尚、开中法的兴废、宝钞的衰落和白银货币化、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朝廷放宽对社会流动的*策限制等等。上述的种种现象都能够被看成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一次显著的变革。
与此同时,和这种商业的变化亦步亦趋的,是社会文化的转变。究竟商业的发展如何影响社会文化?这两个变化趋势之间的联系通过哪些现象反映出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TimothyBrook)所写的《纵乐的困惑》,是解答上述问题的一次很好的尝试。
首先需要点明这本书的主旨。按照作者的话来说,这本书“是一部描述正在发生巨大商业变化的国度的文化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