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重量级的日本媒体公开表态,称日本最新一级准航母“出云”级在设计时就为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AV-8B或F-35B)做好了相应准备,言下之意是当前已经服役的“出云”和“加贺”两艘准航母使用垂直起降战斗机并无技术问题。
图为“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准航母)。
诚然,用不带国籍有色眼镜的客观角度审视一下“出云”级准航母,即便是*迷也不难看出它就是一艘标准的“轻型航母”。
而根据日本媒体的说法,在清空直升机搭载的前提下,“出云”级的机库内能存放12-16架F-35B战斗机。考虑到出云级重达吨的排水量,这种说法其实也并无不妥。
既然技术上早已没有障碍,那为什么海上自卫队依旧把“出云”定位为直升机航母呢?是害怕“和平宪法”的制裁么?不,当然不是这样。
图为海上自卫队“白根”号直升机驱逐舰。
要说清所谓“直升机航母”的根源和弄懂“出云”号到底会不会搭载战斗机,那就要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略上去找答案了。
二战后期,作为日本的战略命脉,日本的海运航线几乎为美国的潜艇部队所瘫痪。战争结束之后,重建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痛定思痛,列立了“反潜第一,防空第二,反舰第三”的整体战略。
正因如此,在直升机反潜战术成熟之后,海上自卫队便效仿英法等国,专门订立了一级拥有大甲板,搭载数架(3-5架)直升机的*舰,用于对周边海区进行搜潜攻潜,以破坏它国封锁日本的战略企图。
图为法国海*“圣女贞德”号直升机航母。
而当冷战和美日同盟步入正轨之后,美国海*也给日本海上自卫队下达了类似的目标:作为第七舰队群的“反潜前哨”,将苏联海*太平洋舰队的各种潜艇牢牢地锁在第一岛链之内,尤其要防止苏联海*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突入美国东海岸地区。
因此,无论是“榛名”还是“白根”,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一代直升机航母都确实是为了反潜而设计建造的。那问题就来了:在今天的作战环境下,日本是否还需要新建的直升机航母,或是“准航母”执行反潜任务呢?
图为中国海*的先进常规潜艇集群。
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勘察加半岛周边深海里的“红色巨兽”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日本海上自卫队肩上的担子减轻不少。但很快,另一种不同于深水核潜艇的威胁出现了:韩国的级和级常规潜艇、中国的“基洛”、“宋”、“元”级常规潜艇,乃至于台湾地区引入的“海象”级,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丝毫不亚于苏联在太平洋地区部署的常规潜艇部队。
雪上加霜的是,东海海区的大部分深度较浅,要发现常规潜艇并不容易。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重担不仅没有比以前轻松,反而在近几年极度加剧。
图为在中国岛屿附近上浮的中国核潜艇。
毋庸置疑,航空母舰就是现代海*舰队作战的核心。但不要忘了,即便是美国海*的“超级航母”,也依旧需要护卫驱逐舰和前卫核潜艇的支援,才能在大洋上通行无阻。而对于出云级这种“轻型航母”而言,能不能搭载战斗机,能搭载多少战斗机都并不重要,重要的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眼中,铺天盖地的战机或静默无声的潜艇哪个威胁更大。(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