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情。搭好的戏台,台下吃着5毛钱小雪糕的孩子们,台上听起来似懂非懂的戏曲,仿佛这是留给上一代人的回忆,热闹却也通俗。
但在被誉为“世界葬礼之都”的加纳,你完全想象不到死亡也可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在加纳,一生中最贵的是葬礼而不是婚礼:黑色的礼服,霓虹的灯光,各类调音师、摄影、音乐等等组成了堪比音乐舞会的葬礼,而如今,加纳的葬礼更是添加了些许色彩!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殡葬方式的确是笑了半天,一个由7人组成的蹦迪天团居然也可以跨界去做殡葬抬棺,在那里,传统印象里的一切物件都消失了,现场只留下了电音和蹦迪!这的确刷新率我的世界观,
原来如今的跨界都打起了死人的主意!还是生意难做啊。
黑人小哥欢快的步伐,魔性的舞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陶醉在加纳人特有的欢快中,但有那么一瞬间,我感到了一丝悲哀。
棺材里的人可能生前并不喜欢热闹,可能是一个相对保守的老人,在经历了一辈子的苦难后,却仍不可以安然的离去,在他入土为安的时候,仍要配合着这个世界完成生命里的最后一次舞蹈。
有人说离世最痛苦的一件事是,当你走在街头,看到漫天落叶,想到那个曾经和你形影不离的朋友,如今早已是忘记了模样,回想但不曾记住有那么一瞬间,他还在我生命里存在过。
《寻梦环游记》里说道:当世界上再没有人记住你的时候,就是你真正死去的时候!
记忆是保留回忆的最好的方式,但大多数的记忆终将忘却,死人也是一样,我们在出席最后一次有他存在的场合就是葬礼,如果能在葬礼上留下点什么,能够让人永远记住,那也是一件相当幸运的事情吧!
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但加纳人用电音和蹦迪把死者永远的留在了那里,成为了一段永不能忘却的盛宴,倒不失为一件十分有价值的方式。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丧葬文化,是既要让死去的人安宁,也要让活着的人满意。丧葬,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形式多样,有哭丧有喜丧,但归根结底是对祖辈的怀念和安慰。唢呐哀乐,孝子哭丧,但在加纳人眼里,死亡就变成了电音和舞步,如果当场发生灵柩翻车的场景,想必你一辈子不会忘却,死者就在这样的记忆中得到永生!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活着,总比死了好,只要不死,就要好好活着!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生活固然是苦难多,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你放弃生活的理由,亡者尚有一段电音助兴,生者又何必闷闷不乐,乐观地活在当下,不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吗?
我是全社会视角,感谢你的喜欢,点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