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地理专题瀑布微专题整理内含很多精彩
TUhjnbcbe - 2022/7/6 10:25:00

在考试中出现关于瀑布的选择题,很多同学会答错,为什么呢?主要是很多同学还不理解瀑布的形成原因。那么,瀑布知识怎么考?如何让同学们更好理解呢?小编就这个微专题,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整理。

一、瀑布的形成原因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其形成原因可概述为:水流对河底软硬岩石的差別侵蚀的结果,因软的岩石侵蚀較快,故使河床出現明显的落差。

图1:瀑布形成过程示意图(图a和图b)

图2:瀑布瀑布形成过程示意图

一种地质地貌,其形成原因往往是内外力共同起作用的。瀑布也是一样,从大范围来看,水往低处流,地势的高低走势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但流水经过岩层松软处,松软岩层较容易被侵蚀,水流处逐渐出现落差,形成瀑布形态景观,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侵蚀作用。在考试中,瀑布知识常与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有算瀑布高差的,有直接考查外力作用的。例如:

图3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北部海拔在m以上,中南部海拔在m以下,所以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但是南侧的等高线明显密集于北侧,因此南侧(河流两岸)较陡,北侧较缓,A、D两项错误;图示地区海拔远大于m,不属于丘陵地形,B项错误;图中等高距是20m,最低处在河谷最南端,海拔低于m,C项正确。第2题,瀑布形成于图中陡崖处,一般都是由于河流河床岩石软硬不一,由河流侵蚀形成,B项正确;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判别瀑布顶端海拔为~m,瀑布底部海拔为~m,落差为20~60m,A项错误;甲处海拔大于m,高于瀑布的海拔,在甲处应该是居高临下,而不会有“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效果,C项错误;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全流域河流水源补给充足,水量较稳定,上游水库没有必要放水,D项错误。

世界三大瀑布指的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理专题瀑布微专题整理内含很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