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医者有爱。
一名辽事通健康码为“*码”的79岁老人突发急性心梗,医院相关科室按照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开启“生死营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3月24日上午9点30分,这名患医院就诊,在急诊入口发现患者辽事码为“*码”后,急诊科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下壁心梗”。
“生命至上,无论什么情况抢救生命都要放在第一位。”副院长李晓光统筹指挥,院感科科长东红全程指导,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详细的患者转运、术后治疗和防控方案,整个转运及治疗全程闭环管理,并且要求保障全程全面消*和终末消*。
生命至上,分秒必争。确诊后急诊科立即按照防控要求将患者送到CCU病房缓冲隔离间救治,与此同时CCU病房主任刘日辉带领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和救治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和家属意见,医生对患者立即采取溶栓治疗,溶栓2小时后,心电图提示病变血管没有开通,征得家属同意后,行补救冠脉血管介入治疗。
这是一场身着“大白”的特殊手术。
CCU病房医生郭鹏、尹晓东,导管室护士刘文丽、张洁全副武装——介入手术必备的厚重铅衣、标准二级防护装备加上无菌手术服……本就格外厚重的介入手术装备再加上密闭的防护装备,不适感可想而知,每行动一步都很困难。仅仅是将患者抬上手术台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但大家没有分毫的停留,在CCU病房主任刘日辉的指导下,大家紧张、有序地奋战,半小时后,成功完成了“生死营救”,开通血管,患者转危为安。
将患者送回缓冲隔离间后,导管室两位护士仍然身着厚重的装备,进行多点核酸采样及消*等工作。
据了解,患者目前恢复良好,其核酸检测和所接触物表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决不放松,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患者的生命救治同样不能松懈。医院院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坚持急危重症患者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救治需求并行,确保两不误。
编辑:孙梦瑶责任编辑:李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