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是现代海战中最具有威力和战斗力的武器。它作战范围广,火力强大,机动性强,被视为20世纪海上的“巨无霸”。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航空母舰发展和运用的全盛时期,当时,交战双方总计有近艘航空母舰在大洋上游弋。其中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是日本海*的超级战舰“信浓”号。然而,这艘战舰命运不济,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它在处女航中便遭到了灭顶之灾
在年末,日美的海上*事力量已经有了极大的差距。在经历了5场航母大战以后(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曾经强大联合舰队的主力航母或沉或重伤,能够作战的已经很少,日本海*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在日本联合舰队最为鼎盛的年,曾经有10艘航母在海*服役,分别是:大中型航母--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飞鹰号、瑞鹤号、隼鹰号,轻型航母--凤翔号、瑞凤号,还有老式的龙骧号(主要负责训练)。
到了年末,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在中途岛被击沉。翔鹤和飞鹰在马里亚纳被击沉,隼鹰则在马里亚纳被重创完全失去战斗力,一直处于大修状态。瑞鹤和瑞凤在莱特湾被沉没,连早期充当训练舰的龙骧号,也披挂上阵在瓜岛被击沉。只有凤翔号在年由于整体改造失败,导致该舰失去远洋航行能力,在战争最后三年该舰充当日本海*预备训练舰,一直保留到战后。
反之美国一方,凭借这雄厚的工业实力,在年末就远远的超越了岛国日本。
珍珠港事变以后的美国,只剩下3艘一线的航空母舰。珍珠港事件后的年初,美*航空母舰的数目便猛增到50艘;海*飞机的数量从年的架上升到年的3万架,而且质量有了大幅度的变化;潜艇的数量也从年的11艘增加到年的77艘。
更重要的是,此时菲律宾群岛已被美*攻陷,日*占领的东印度群岛的战略物资无法运送回日本本土。日本的石油和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都已经枯竭,根本无法像年一样,维持一支强大的舰队。
信浓号航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出来的。
信浓号原本是超级战列舰大号系列的第三艘!它在大和号和武藏号动工之后的年5月,开始动工,地点是日本的横须贺造船厂。
施工期间,日*在中途岛遭到惨败,四艘重型航母被击沉。日本海*方面无奈,只能下令将已经完成一半建造计划的信浓舰,改建成航空母舰。
该舰的建造是日*的一号机密,建造船厂位置隐蔽,同时建造的工人在该舰建造期间,均不得走出工厂一步。
信浓的原计划是必须在年12月完工,因年日*联合舰队受损严重,大量舰只在横须贺船厂进行大修,使得信浓号建造工作中断了数月。
到了莱特湾海战后,日本海*的航母机动力量几乎被全歼,无舰可用的尴尬局面和帝国即将灭亡的危局,使得联合舰队司令部严令信浓号必须在年内建成。日*战时*令严格,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从最高负责的指挥官到造船工人都会遭受严厉的处罚。造船厂方面只得不分日夜赶工,并尽量忽视次要的流程。该舰在年11月19日,勉强宣布建成,其实仍然有大量细节部分没有完工,这些最后葬送了信浓号。
由于海*方面严令信浓号必须在年完成,该舰只得在11月19日强行下水加入现役。
实际上,该舰并没有完工,还有很多重要的细节没有处理,需要好几个月仔细建造和调整。
由于在年10月的莱特湾大海战中就损失了一万海*士兵,信浓号的水兵基本都是新兵,素质很差,有的甚至不怎么会游泳。让他们能够熟练的操纵这艘*舰,恐怕也需要数月的时间。
美*已经开始大量使用B-29战略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东京湾附近是美*重点的轰炸目标。
为躲开轰炸,日本海*在信浓号下水的8天后,就命令该舰立即开往吴港的造船厂完成躲避美*的轰炸,同时完成细部舾装工程和舰员训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