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球通史47英法竞争中英国胜出
TUhjnbcbe - 2021/7/23 15:36:00

18世纪的标志是英国和法国之间在北美洲和印度争夺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英、法在北美洲的竞争局面

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的共同特点是:其一,它们大约于同一时候被拓居,而且都位于大西洋沿海地区和西印度群岛;其二,它们那里的土著居民较为稀少、原始,使英国人和法国人无法像西班牙人那样靠土著劳动者生活,其经营的甘蔗和烟草种植园等只能依靠黑奴劳动者;

其三,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找不到贵金属,他们只好依靠于农业、捕鱼、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等。

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不同点首先在于它们各自所占领地理区位不同。北美英属殖民地主要有弗吉尼亚地区和新英格兰地区,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牙买加、巴巴多斯和巴哈马群岛等。北美法属殖民地在土地占有面积和战略位置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包括覆盖了今加拿大大西洋沿岸魁北克等地区,而且法国人以圣劳伦斯河流域为开拓殖民地的主要根据地,利用无与伦比的内陆水系向西推进到苏必利尔湖,向南推进至俄亥俄河。年,法国贵族拉萨尔划船沿密西西比河而下,声称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为法国所有,并将其命名为路易斯安那,以纪念路易十四。这就与18世纪英国王室发出的殖民地特许状大多附文授予“从大海到大海”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地区形成冲突。但在最初的冲突中,因为法国人最先开辟了这些地区,并且沿着从圣劳伦斯河到路易斯安那的路径修筑了许多堡垒要塞,所以占有很大优势,使得大西洋沿岸的英属殖民地被法国人有效地从圣劳伦斯湾到墨西哥湾的一条巨大弧形带所包围。此外,在加勒比海地区法国还拥有马提尼克岛和瓜德罗普岛等殖民地。

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的第二个不同点是,英属殖民地的人口稠密,人口远远多于法属殖民地。

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第三个不同点是,它们釆取的*治管治制度不同。英国人在北美殖民地釆取的*治管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治上的独立性。每个殖民地都设有一名由英国任命的总督和一个民选的立法议会,各殖民地都由总督和议会共同治理。总督代表国王体现英国对殖民地的主权,并掌握殖民地的行*权;议会有权制定法律、法令,但不得与英国的法律相抵触。结果常常导致由英王任命的总督与民选议会不和。民选议会与伦敦*府最通常的争吵是:后者坚决认为所有殖民地的产品都必须有英国船只运往英国,同时给予殖民地产品垄断英国国内市场的权利;然而,殖民地的商人和种植园主由于不能使用较便宜的荷兰船只、不能将产品输往更加有利可图的非英国市场而对此提出强烈抗议。

法属北美殖民地不存在难以驾驭的民选机构,负责各殖民地行*的总督和处理财*、经济事务的地方行*长官皆由巴黎任命。这种制度安排明显比英属殖民地照搬英国本土的代议制制度更灵活、更有效。英属殖民地的总督只能请求和鼓励其辖区的议会采取某种行动步骤,几乎不能也无权下命令,尤其是在总督的薪水和专项基金由议会投票决定之后更是如此。但在法属殖民地,是总督和地方行*长官下达命令,由他们的部下负责执行。

英、法在印度的竞争局面

印度与北美洲的那些殖民地相似,也是英、法两国激烈冲突的地区。

17世纪初,英国人被荷兰人逐出东印度群岛(亦称香料群岛,大体上包括现在的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等)后,便退到印度次大陆。到17世纪末,英国人在印度东海岸的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西海岸的苏拉特和孟买已营建了四个贸易点。

法国人于年就组建了他们自己的东印度公司,但一直经营不善,到年才走上正轨。到17世纪末,法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和马德拉斯附近已营建了二个贸易点。

17世纪时,莫卧儿帝国在陆地仍保有强大的实力,凡在印度居住、经商的欧洲人都需经莫卧儿皇帝的许可,才享有经商的特权。18世纪时,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崩溃,地方统治者开始宣称独立,建立起世袭的地方王朝,形势完全颠倒过来了。

印度中央*权的瓦解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以可乘之机,使它们得以从纯粹的商业组织转变为其营建的贸易点的统治者和地区霸主。它们修筑堡塞、供养士兵、铸造货币并与周围的印度统治者缔结条约。

英国的胜利

英、法两个帝国在17、18世纪中的争斗,之所以最后以英国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个:

其一,是法国更感兴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欧洲霸权。从16世纪开始,法国波旁家族就首先全力以赴地侵犯意大利,与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作斗争。

其二,是移居殖民地的英国人较法国人多得多。到年,集中在大西洋沿海狭窄的山麓地区的英国移民有30万,而散居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广大地区的法国人仅2万。美国革命爆发时,英属殖民地的人口不少于万。这种大规模的殖民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年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和20年后美利坚合众国对英国的胜利。

其结果是,尽管经过了四次战争、历时一个世纪,但终因法国人醉心于欧洲霸权,英国人将财力集中于海*和殖民地,并坚定地执行势力均衡战略,在欧洲选择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为同盟者,从而在德意志平原上争取到了一个帝国,助英国人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在海上实力远胜于法国的海*清除了海上的法国人,成为海上霸主,鼓舞了人数众多的美洲殖民者加入英国正规*,组成一支大约5万人的*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法国的堡垒,并最终迫使法属加拿大的两个中心魁北克投降、蒙特利尔失陷;在印度,因为有英国海*的强大力量,英国能从欧洲运来*队、金钱及供应品,同时阻止法国这样做,也因为能非常机动地将英*从印度的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并同时切断法国各据点之间以及它们与法国的联系,从而确保了英国人在印度的压倒性胜利。

英国胜利的一个标志,是年各交战国缔结《巴黎和约》,条约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并一直影响到今天。就欧洲而论,条约允许普鲁士仍占有西里西亚、成为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对世界历史而言,更重要的事实是法国丢失了北美洲和印度。丢失了北美洲这意味着格兰德河以北的美洲以后将发展成为英语世界的一部分。丢失了印度意味着英国人将在那里代替莫卧儿人,正是由于幅员辽阔、人口稠密的印度次大陆所提供的这块无与伦比的根据地,英国人才能在19世纪扩张到南亚其余地区,然后远远地扩张到东亚,从而完全走上通往世界帝国和世界首位的道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通史47英法竞争中英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