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之一,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
自年开始
东海县启动危房改造工作
通过新建翻建、修缮及抗震加固等方式
累计改造房屋余户
改造危房3万余间
受益人口近3万人
补助资金从最初的每户元
提升到3万元
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
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安峰镇安北新村三级联动
“上下齐心”共同推动
“绝不让群众住在危房里奔小康。”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得益于东海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核实评议、张榜公示、审定上报、组织实施”的程序,区分轻重缓急,分批次进行推动。
为了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推进工作,东海县成立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财*、扶贫、民*、残联等部门组成的的危房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年度危房改造具体计划,进行统筹推进。各乡(镇、街道、场)开发区负责资格审核、组织实施。在村级,一方面,加大对全体村民进行危房改造*策宣传,对本村所有农村“四类重点对象”进行前期身份摸排核实,全程参与调查及现场取证工作。
此外,为了确保危房改造公平公正公开,全县所有进行危房改造的人员都要召开村两委会议,集体讨论表决,同时落实镇村两级公开,县级组织现场验收。
工作人员上门了解危房改造情况一户一档
“精准高效”一步到位
危房改造工作是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要将好事办好,就必须将有限的资金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东海严格落实危房改造“一户一档”要求,逐户建立档案,实行一村一汇总、一镇(乡)一台账的管理制度,在建立保存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形成电子台账,做到改造一户、销档一户。对于C级、D级危房改造完成后及时将农户身份信息、危房认定、工程实施、补助资金发放、乡镇和县级部门竣工验收等相关材料存入农户档案,相关信息录入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后完成销档。
“危房改造户大部分缺钱缺物,我们实行改造一户、验收一户、拨付一户,来减轻改造户负担。”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杜永梅介绍,许多危房改造户都是借钱建房,通过尽全力缩短补助资金发放时间减轻资金压力,只要危房改造户完成建设,就组织验收,整理档案,然后直接将补助资金发放到农户个人一折通账户。
此外,为了不增加基层和农户负担,我县定期对工作人员组织培训、对“一户一档”材料进行规范统一,杜绝出现反复收集、重复索取相同资料现象。
组织“一户一档”档案整理培训动态排查
“住有优居”不落一人
据了解,在年底,东海基本实现了在册危房改造全覆盖。年,为进一步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排查工作,我县出台《东海县农村危房改造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暂行)》,按照“应改尽改、不漏一户、不错一户”的要求,对年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动态新增危房进行再次排查,做到动态新增危房“应改尽改”。截至目前,完成动态新增危房改造60户。
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质量开展,该县坚持“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开公正、分步实施”的原则,并与财*、民*、残联、扶贫等相关部门精准对接,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对全县农村危房改造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狠抓改造对象识别、危房等级认定、资金补助落实等关键环节,通过精心组织,统筹推进,聚焦“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从根本上改善最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保证农村危房改造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危房改造前危房改造后此外,为提升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东海县还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发展村庄新建翻建、进城入镇等方式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户,实现“住有优居”,同时推动产居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一个个配套齐全、产业兴旺和治理有效的新型农村社区应运而生,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居住品质不断提升。
温泉镇九龙湾村下一步,东海县将进一步做好危房改造动态排查以及农村危房排查工作,与相关乡镇共同做好危房改造户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在就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与扶持,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特约记者:柴*委通讯员:栗大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选△东海县高铁站公交客运枢纽正式挂牌!
△高新区:全员竞聘起一园春水生
△五类人员分级管理!春节期间来返江苏你是哪一类?
监制:刘艳
编审:肖婷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