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年12月28日凌晨,中国(广东)第九批援加纳医疗队从广州出发,跨越一万两千公里,到达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纳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后,于北京时间12月31日发出第一篇援非日记,他们的故事开始了...
01
年12月18日星期五阿克拉29℃晴天
张睿智
中国(广东)第九批援加纳医疗队队员
医院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
今天上午10:00,石永勇队长、兼职司机王荣飞医生和我一起来到加纳唐宫酒店门口,走下车,抬头仰望天空,蓝天白云,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让人心情舒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我们来到马路对面的会议中心。
几天前,加纳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副秘书长晏立权先生和加纳中加贸易商会副会长唐斌先生分别找到石永勇队长,他们得知我们即将期满回国,为了表示对我们感谢,想举办一场欢送仪式,给我们医疗队颁发感谢状。据悉,这是加纳侨界第一次给中国援加纳医疗队颁发感谢状,我们感到开心又期待。
受疫情影响,石永勇队长建议双方一起组织举行,将会场设置在户外,尽量控制参会人数在10人以内,以减少大家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侨界和商会领导听后表示理解,采纳了石永勇队长的建议。
昨晚9点多,石队长发来现场照片,商会工作人员在夜色里,借着场地边微弱的路灯灯光,忙碌着布置会场。会议场地设在户外,座椅相隔至少2米。我们医疗队除了队长,只安排了王荣飞医生和我作为代表参加会议。
按照原定计划,感谢状颁发仪式准时举行。加纳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会长唐宏、副秘书长晏立权,加纳中加贸易商会副会长唐斌,加纳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褚蓓娟参加仪式。仪式由加纳中欧商学院徐老师主持。
唐宏会长对我们医疗队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表达了高度的肯定、赞赏,并代表华侨华人社团对我们提供的帮忙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唐宏会长表示,年3月,加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加纳华人社区相继出现疑似和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病例,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我们医疗队在石永勇队长的带领下,冲在抗疫最前线,不仅积极开展抗疫防疫相关知识的宣讲工作,提高大家的防疫意识、知识,还给华人华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细心周到的心理辅导,为广大华人同胞排忧解难,我们的倾情奉献和无私帮助给在加华人华侨吃下了定心丸。
唐宏会长指出,我们医疗队是历届医疗队中面临挑战最大、风险最大、任务最重的医疗队,但是成绩非常突出。我们远离亲人,远离家乡,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加纳,不仅为加纳当地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救助,为增进中加两国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加纳华人同胞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做出了许多奉献,用实际行动弘扬展示了“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
褚蓓娟院长表示,我们医疗队是在加华人华侨放心的健康守护者,在新冠病*肆虐期间,我们每一位队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华人社区的同胞,对加纳华人的诉求是有求必应,不仅为加纳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们提供健康服务和心理疏导,也为孔子学院的师生们举办中医药相关知识的讲座,传播中医药文化,在华人社团内赢得了充分赞誉和一致好评。
石永勇队长代表我们医疗队对华人社团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也给援非医疗任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收获,在完成一次次艰巨的任务中,不仅体现出了我们医疗队的价值,也充分展示出了加纳华人社团对我们的关爱。
石永勇队长表示,年2月,当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唐宏会长带领华人华侨社团积极筹备相关物资,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运送抗疫物资。中资企业联合我们医疗队向医院空运急需的防疫物资,助力国内抗疫,更加凸显了海外华人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
石永勇队长指出,加纳疫情暴发后,唐宏会长又组织商会协医院捐赠抗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从医疗、抗疫物资、宣教等各方面支持加纳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对中加传统友谊的珍视。
最后,石永勇队长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拉大了大家的物理距离,但通过此次守望相助、携手抗疫,反而拉近了大家彼此间内心的距离,大家的情感更深厚了,关系更紧密了。
会议即将结束时,华人华侨社团领导为我们医疗队代表颁发感谢状并合影留念。
我看着手里金灿灿的感谢状,一瞬间,我们在加纳工作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我眼前。一方面,我特别感慨这坎坷曲折但收获颇丰的一年;另一方面,尤其感恩在万里之外、异国他乡,海外华人面对如洪流般的巨大困难,手拉手、肩并肩团结战胜困难时所展现出的不畏艰险、不怕苦难、团结互助的伟大精神!
我相信,全球疫情终将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会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祝福加纳!祝福在加华人华侨!
02
年12月18日星期五阿克拉29℃晴天
朱明慧
中国(广东)第九批援加纳医疗队队员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早上醒来打开手机,看到妇产科门诊护士Abi在凌晨发过来的一张baby照片,她说Dorothy的小孩已经八斤多,发育的很好,再次感谢我的帮忙。Dorothy是护士Abi的亲戚,上个月在产房分娩过程中因为“脐带脱垂”做了急诊剖宫产术。
当时我正带着轮科医生查房,看到Abi出现在产房,我有些惊讶的问她:“今天的门诊不忙吗?怎么有空过来病房?”
Abi很开心的告诉我,她的亲戚Dorothy已经临产,宫口开3公分,这次是过来陪产。我仔细查看了Dorothy的产程记录,并帮她做了阴道检查后对Abi说:“她的各项指标目前都正常,继续监测产程进展就可以。”
就在我们快要完成最后一间病房查房时,Abi突然很慌张的跑过来对我说:“Dorothy破水了,胎心很慢。”我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不会是脐带脱垂了吧?”
脐带脱垂是胎膜破裂时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可引起胎儿急性或慢性缺氧,甚至胎死宫内,一旦确诊后,需要尽快终止妊娠。
交代好轮科医生继续查房,我快速走进产房,看到Mercy在行阴道检查,其他几位助产士在慌乱的准备各种器械。听到我进去,Mercy立刻扭头说:“患者脐带脱垂,宫口开5公分,羊水清。”
我让Adi帮忙给患者改变到头低臀高位,并嘱咐Mercy继续用手轻柔的在阴道内顶住胎儿头部,从而解除其对脐带压迫造成的持续性缺氧。
Mercy医院产科很资深的一位助产士,由她完成“最美托举”的任务,我比较放心。经过处理后,胎儿心率暂时恢复正常。
新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到哪实施手术呢?医院大手术室没有空闲的手术间;分娩室的门太小,没办法直接推病床进去;产房小手术室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容纳多一张车床。但是这台手术需要立刻进行,分秒必争。
一两分钟时间,我的脑海里过滤了四五个方案,最终决定把产房手术室的手术床搬出来,在待产室过好床之后再推进手术室,虽然非常费力,但是能为患者争取到最好的条件,可以在相对最无菌的环境内实施手术。
手术在局麻下完成,期间遇到不少困难。患者的疼痛、肌肉紧张和肠胀气等因素给整台手术增加了很多操作上的困难,在患者坚强的配合下,加上Mercy持续完美的“托举”和其他助产士共同的帮助,手术完美结束,母子平安。
术后,看着瘫坐在凳子上满头大汗和衣服已被浸湿的Mercy,我有些心疼又有些担心的说:“这次真是辛苦你了,快去休息一下,一会帮你监测一下血压(Mercy有高血压病)。”
Mercy长舒一口气,拉着我笑着说:“你最辛苦,别担心,我今天吃了降压药。”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已接近尾声。
在最后的这段时光,只要忙完了临床工作,我们或聚集在护士站,或聚集在医护办公室,话题总会轻易的谈到离别,大家相互表达不舍。我会听他们谈到一批又一批曾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过一年的那些医疗队前辈,比如去年的宗医生,前年的尹医生……
我很感动,每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员都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印记,留在了她们平时工作的临床思维和技术里,留在了彼此的情谊里。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说到离别这个词,终归会产生伤感和不舍,但站在中国援外工作的角度,我们这一批的离别,恰是下一批的延续。我也认为援非工作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们每一批援非医疗队员都在用实际行动讲述的“中国故事”,相信将会在加纳这片土地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演绎。
往期精彩回顾
?援非日记
第天,为出生仅有5天的小患者打静脉留置针
?援非日记
第天,坎坷曲折却走得值得的“加气”之路
?援非日记
第天,中医药文化之花在非洲加纳绽放
?援非日记第天,在防疫常态化中学会享受“孤独”?援非日记
第天,她忧郁眼神中掠过的一束光?援非日记
第天,过去一年印象深刻的疑难病例?援非日记
第天,“今天就可以出院了,非常感谢您!”?援非日记
第天,医院第一台人工晶体悬吊术
附:11位队员单位、姓名
医院(9名)
石永勇(临时*支部书记、队长)医院大德路总院麻醉科主任
陈鑫医院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
张睿智医院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
黎旭光医院医院外七科主治医师
王荣飞医院大德路总院脑病六科副主任医师
袁锋医院大德路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
冀杰医院大德路总院眼科主治医师
刘晨柳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李育医院大德路总院饭堂中级厨师
医院(1名)
朱明慧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院(1名)
蔡学宁广州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
队员们
祝你们平安顺利
期盼你们更多的精彩
指导翟理祥策划
石永勇王*飞尹蓉文/图
张睿智朱明慧音频
于巧燕审校/编辑
王*飞责编
宋莉萍
下方在看,为援加纳医疗队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