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年12月28日凌晨,中国(广东)第九批援加纳医疗队从广州出发,跨越一万两千公里,到达援助目的地非洲加纳首都阿克拉,稍作休整后,于北京时间12月31日发出第一篇援非日记,他们的故事开始了...
年12月6日星期日阿克拉32℃多云
张睿智
中国(广东)第九批援加纳医疗队队员
医院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
今早醒来,眼球被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紧紧抓住:北京时间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我们身处非洲,遇到了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亲身体会到强大的祖国在全球抗疫中所展现出的大国力量、大国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医疗水平相对薄弱的非洲暴发后,来自祖国母亲的一次次援助,帮助许多非洲国家度过了抗击疫情最难熬的阶段。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而今早这则题为“牵手成功!准备回家!”的消息,更让我感到祖国的富强与繁荣!祝愿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向伟大的航天人致敬!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增强援外医疗队自我防疫、抗疫能力,今天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临床分子与免疫室主任李金明研究员给我们授课。
李金明主任授课的题目是《核酸扩增检测实验室设计及质量管理》,深入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他详细介绍了核酸扩增检测实验室设计的科学依据,摒弃不必要的、繁琐的条条框框,根据此次新冠病*的特点和核酸扩增的原理,以及国际上关于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报道,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生动的课程。为了方便记忆,李主任还特别编了一个十六字口诀,作为不熟悉实验室设计的临床医生,我都听得津津有味,特别入神,几乎忘记了隔壁教堂声如洪钟的音乐声。
课程最后,李主任特别强调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也贯穿他讲座的始终。
我对这句话特别有感触,这让我想起了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他在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时,偶然发现青霉菌附近的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于是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并进行了多次试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因此还获得诺贝尔奖。看似偶然,实则蕴含着必然,最终的结果恰恰是对弗莱明严谨细致科学态度的回报。
疫情防控中,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细节,往往决定着防控的效果、质量。比如,对个人防护来说,怎样洗手、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其中也有不少讲究。又如,医院办公室的防控人员来说,如何在消*过程中覆盖每一个角落,都需要下一番功夫。越是隐蔽细小的地方,越有可能成为防控的薄弱环节。重视细节,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不给病*以可乘之机。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出的最为复杂的航天器系统之一,而且还具有着陆器落月、月表采样、月球起飞、轨道对接、样品转移、返回器返回等多个环节,飞行程序非常复杂,所有环节必须做到分毫不差、丝丝相扣、天衣无缝,一旦有一个小细节被忽略,都将影响最终任务的完成。
老子《道德经》中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疫情是一场危机,也是一个契机。坚持不懈日复一日,把细节养成习惯,让细节更加完善,相信我们一定能彻底战胜疫情,享受健康美好生活。
往期精彩回顾
?援非日记第天,查房时被汗水浸透的隔离衣?援非日记
第天,有信心站好最后一班岗?援非日记
第天,让男队员们羡慕的礼物?援非日记
第天,一动不动盯着手机等待患者来电
?援非日记
第天,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充满挑战的影像会诊
?援非日记第天,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的凌晨5点的电话铃声?援非日记
第天,能够独立诊治危重、疑难病的新生儿科?援非日记
第天,中加友谊的结晶——第一篇SCI文章
附:11位队员单位、姓名
医院(9名)
石永勇(临时*支部书记、队长)医院大德路总院麻醉科主任
陈鑫医院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
张睿智医院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
黎旭光医院医院外七科主治医师
王荣飞医院大德路总院脑病六科副主任医师
袁锋医院大德路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
冀杰医院大德路总院眼科主治医师
刘晨柳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李育医院大德路总院饭堂中级厨师
医院(1名)
朱明慧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院(1名)
蔡学宁广州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
队员们
祝你们平安顺利
期盼你们更多的精彩
指导翟理祥策划
石永勇王*飞尹蓉文/图
张睿智音频
于巧燕审校/编辑
王*飞责编
宋莉萍
下方在看,为援加纳医疗队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