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海军主力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沉没,航母数量捉襟见肘,龙骧号这种小航母逐渐成为日本海军的主力,一九四二年八月,日美鏖战瓜达卡纳尔岛,小航母龙骧号与美国海军企业号、萨拉托加号航母遭遇,爆发海空大战。美国人不讲武德,不仅航母上起飞飞机轰炸龙骧号,就连陆地上也起飞飞机过来凑热闹,龙骧号根本无力招架,被好几枚炸弹击中,甲板损坏,船身也被鱼雷击中。可怜那些从龙骧号起飞的日军舰载机回航后根本无法在甲板上降落,一架架的在海上迫降,最后连飞机带驾驶员沉入了太平洋海底。龙骧号最后也被美军驱逐舰施放鱼雷击沉,与她的前辈航母们一起在海底长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主要交战国开始裁军,英美日法意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主要内容是限制各国海军军舰的建造。别看当时日本海军世界一流,但是日本是个穷国,养海军那是要花钱的,所以日本政府就签订了这个条约。日本海军其实不喜欢这个条约,因为限制了海军的发展,限制了军舰的数量,尤其是按照条约规定,日本军舰吨位只能是美国海军吨位的百分之六十,吨位就是战斗力啊,何况那时候日本海军是把美国海军当假想敌的,但是条约签了也没办法更改,好在那时候航空母舰刚刚兴起,绝大部分海军强国还没有意识到航母在未来海战中的巨大作用,所以条约没有对航母做出更多的限制。日本海军里一些将领隐约感觉航母未来可能会有用,就开始呼吁建造航母,在此背景下龙骧号开始建造了。但是龙骧号的建造也是有条约限制的,就是不能超过一万吨,日本人想想不超过就不超过吧,反正我这时候已经有了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两大航母一小航母,我现在再建造个小的,两大两小也算是均衡,于是龙骧号就开始设计建造了。
龙骧号的设计师藤本喜久雄,这是个专业能力极强的设计师,去英国考察过,喝过洋墨水,眼界开阔,思路前卫。设计师虽牛,但是架不住日本海军要求高,别看龙骧号只能造一万吨以下,但是按照海军要求携带舰载机数量不能少,原本设计携带二十四架,现在要求携带三十六架,这就难为人了。为了增加舰载机数量,建造了两层机库,这就导致船身高度太高,重心不稳,出航的时候海浪一大就摇晃的厉害,感觉要翻船。除了增加机库数量,船身还抛弃了装甲减轻重量,这样可以再多装几架飞机。最后经过努力,龙骧号用一万吨左右的排水量愣是能携带三十二架飞机,虽然没有达到三十六架的要求,但是这也相当不容易了。不过这些都是通过牺牲船身的稳定性和坚固性才取得的。船是造出来了,但是没想到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导致这艘航母又经过了几次大修。
龙骧号建成服役后一年,日本海军发生“友鹤号事件”,就是一艘叫友鹤号的鱼雷艇在海上训练的时候沉没了。海军开始调查,最后结论是舰艇重心太高,导致舰艇容易发生侧翻,这是设计问题啊。设计师是谁,要严查。设计师是藤本喜久雄,其实这哥们也是倒霉,当时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鱼雷艇这种六百吨以下的小船不受限制,你爱怎么建造就怎么建造,造多少都没问题。日本海军就琢磨这好事啊,咱们可劲的往鱼雷艇上加武器,把他的火力加强加强再加强,你看着是鱼雷艇,其实他能当驱逐舰甚至巡洋舰用才好呢,于是在友鹤号上装了好几门大口径舰炮,好几个鱼雷发射器。本来就是个小鱼雷艇,你加了那么多东西上去,她重心能稳吗?能不翻船吗?海军是甲方,设计是乙方,甲方给钱是爷爷,乙方能不听甲方的话吗?于是藤本喜久雄就这么设计下去了,最后出事了。海军就整天找藤本写检查,藤本也是个有专业技术心高气傲的人才啊,哪受得了这个侮辱?最后整天想不开,郁郁而终了,死的时候才四十多岁。同行是冤家,当时与藤本齐名的设计师有一位叫平贺让,藤本活着的时候平贺让就批评他,藤本死了平贺让更是对他生前设计的所有舰艇进行批评。海军琢磨着平贺让批评的有道理,那咱们就开始进行安全整改吧,于是几乎凡是藤本设计的军舰都拉回船厂进行整改大修。龙骧号就是藤本设计的,也拉回船厂进行整改大修。该加固的加固,该下调重心提高稳定性的就提高稳定性。将水线船体向外扩张,目的是加固船身,同时加一个隔舱,里边能装五百五十吨的重油燃料,这个同时也相当于给龙骧号加了一个五百五十吨的压舱物,起到加强船身稳定性的作用。这个装重油的隔舱还有一项技术很牛,就是当重油消耗的同时,空出来的舱室空间可以用海水进行补充,可以继续起到压舱的作用,这个技术在当时确实有点牛,不知道是怎么做到重油与海水不会混合在一起的。
舰艇经过整改大修后,日本海军认为没啥大问题了,就开始把军舰开到海上搞了个军事演习叫“青红对抗”,红队是日本的第四舰队,扮演美国舰队,青队扮演日本舰队,没想到这个第四舰队在海上遇到台风了,这下坏了,很多舰艇被台风吹坏了。比如里边有艘驱逐舰直接叫大浪给压扁了,还有一艘驱逐舰被大浪直接弄成两截了。龙骧号也在这个第四舰队里边,龙骧号的飞行甲板、飞机库都被台风严重损坏了。龙翔号的机库是半敞开的,搞得跟敞篷跑车一样拉风,但是好看不中用,一个大浪,海水就拍进机库里,里边的飞机就被海水泡坏完蛋了。这次第四舰队遭遇台风就是“第四舰队事件”。经过这次事件,龙骧号又开始整改大修,这次主要是继续增强船身强度以及抗风抗浪的能力,机库改成全封闭了。
日本海军觉得龙骧号修来修去也算是可以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派她去了中国搞侵略,参加了第二次中日淞沪会战,派舰载机轰炸中国的广州、上海、杭州,还跟中国空军交过手。太平洋战争刚爆发,龙骧号配合日军在菲律宾、东印度群岛、马来亚作战。日美中途岛海战时,龙骧号在日本海军将领细萱戊子郎带领下进攻美国的阿留申群岛,放飞舰载机轰炸了岛上的荷兰港,最后配合陆军在阿图岛、基斯卡岛登陆。
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失去了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主力进攻型航母,日本航母数量捉襟见肘,像龙骧号这种平时打酱油跑龙套的轻型航母被迫成为了舰队主力了。
日本为了争夺瓜达卡纳尔岛,日本陆军在瓜岛上与美国陆战一师鏖战,为了保证对岛上日本陆军的后勤补给,日本联合舰队不断地冒着美国人的炮火给岛上运送物质。为了保证物资运送的安全,联合舰队不断的在这片海域与美国海军进行海空大战。龙翔号就在这片海域与美国企业号、萨拉托加号遭遇,被美国飞机一顿狂轰滥炸带着一百多号人沉没了。
龙骧号天生资质平庸,本来想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无奈日本军国主义整天侵略搞事情,最后成了牺牲品,沉到太平洋底了。
下期我们讲讲日本军民融合体制下建造的航母预备舰瑞凤号、龙凤号、祥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