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葡萄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非常模糊的,稍有认知也仅仅止步于球星C罗。这个当年称霸海洋,侵略包括澳门在内的众多殖民地的国家,为何如今显得格外低调?
葡萄牙位于欧洲最西端,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前,曾长期被欧洲人认为是世界的尽头。虽然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在这里修建了里斯本城堡,但此后欧洲人也就止步于此。直到亨利王子的出现,在他的主持下葡萄牙进行了40年的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也诞生了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等著名的航海家。亨利王子为欧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大门,也把葡萄牙变成了欧洲探索世界的大门,还让人口仅有数百万的葡萄牙成为最早的世界帝国。
直到亨利去世时,被葡萄牙划进地图的非洲西海岸已达到公里。而亨利,尽管从未亲自下海,却被后人尊称为“航海家亨利”。
西南欧洲的远洋探索,所对应的则是中东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君士坦丁堡与东罗马的陷落,使欧洲商人在中东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欧洲人需要的香料来源被奥斯曼人切断,谁能找到一条新的贸易路线,谁就能成为下一个大富翁。然而没有人知道未知的远方到底有什么。
年,迪亚士从首都里斯本出发,船队一路经过佛得角群岛、黄金海岸(今加纳)、刚果,最终航行到现在的好望角附近,却遭遇了一场风暴,被海浪向南推去并远离了海岸线。
风暴结束后,船队再向东航行时却再也看不到熟悉的非洲大陆海岸线,于是迪亚士命令船队向北航行,终于又回到了一个海湾里,登陆休整,竖立石碑。这个海湾,就是如今的莫塞尔湾。而在这次风暴之中,迪亚士的船队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第一支穿过好望角的欧洲船队。
这个遭遇风暴的地点被命名为“好望角”,预示着开辟新东方航线的美好愿景。好望角虽然不好穿越,却确实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世界和亚洲世界由此被连在了一起。
航海热潮一旦掀起,就再也难以平息下来。紧随其后达伽马率船队于年再次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再度刷新了欧洲人向东远航的新纪录。
而伟大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更是在20多年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假说,也在南半球天空中留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两片美丽的银河系伴星系。
葡萄牙的海洋崛起,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从地理位置来看,在陆地上,葡萄牙地处整个欧亚大陆的边缘(伊比利亚半岛)的西边缘,而进入欧洲核心区的通道又被西班牙封得死死的;在海洋上,葡萄牙又与“地中海咽喉”直布罗陀海峡无缘;国家内部又多山地丘陵,国土面积也不大。对于葡萄牙的统治者来说,生存空间的压力始终是存在的,向海上殖民扩张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走向大洋也就成了唯一的方向。
借助新航线开辟后的便利,葡萄牙人以霍尔木兹和果阿为战略根据地,很快控制了整个印度洋的制海权,并继续向东延伸至马六甲、香料群岛(现称东印度群岛)、暹罗、长崎等地,包括以长期贸易为由居留于中国澳门。
葡萄牙人穿过大西洋在巴西建立殖民统治,由葡萄牙国王直接任命总督进行管理。自此,第一个横跨亚、非、美三洲的庞大海洋殖民帝国正式出现在了这个地球上。
当时唯一能在海洋上与之构成竞争的,也只有半岛上的另一个国家西班牙了。
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引发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关于新大陆主权归属的争辩。而西班牙王室也明白自己的海军目前并不是葡萄牙的对手,于是不得不向葡萄牙妥协。
两国于年6月7日签订了著名的《托德西利亚斯条约》,条约规定了在佛得角以西里格(约公里)的地方划一条经线,将世界分为东西两半,葡萄牙垄断线东的殖民权,西班牙垄断线西的殖民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教皇子午线”。
《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开创了西方大国瓜分世界的先例,引领了后续诸多西方列强坐在一起对全世界已知和未知区域进行分配的殖民浪潮,更造就了当今世界格局的雏形。但随着殖民范围的不断扩大,两国不可避免地在东方世界再次遇到摩擦。
年,葡萄牙在西太平洋发现了极具经济价值的香料群岛马鲁古,引起了西班牙人的垂涎。于是西班牙也很快派人登上了摩鹿加,并宣示主权。由于当时技术有限,无法准确计算马鲁古群岛的地理位置,因此西、葡两国都宣称根据《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该群岛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双方争执不休。
直到年,由于西班牙深陷与英法两国的战争,被迫向葡萄牙贷款,才提出放弃与葡萄牙争夺摩鹿加群岛。当年4月份,两国签署了《萨拉戈萨条约》,在该群岛以东17°的位置又划了一条位于东方的“教皇子午线”,正式确立了两国在整个地球上的势力范围,可见葡萄牙帝国有多大。
盛世之下必有隐忧,盛极一时的葡萄牙帝国终究逃不过最终走向衰落的命运。
人类是一种陆地生物,真正有价值的生存空间只能在陆地上夺取,再强大的海军也只能作为辅助,无法直接占据陆地。但海军如日中天的葡萄牙并没有足够先进的陆战思维,依然停留于落后的农耕时代。
年,国王塞巴斯蒂安以讨伐异教徒的名义出征北非的摩洛哥,但由于陆军骄傲轻敌、阵型分散,很快就被装备落后的摩洛哥人分割包围。养尊处优的贵族军官无法控制士气低落的士兵,葡军立刻溃不成军。连塞巴斯蒂安国王也在撤退途中不幸淹死。
葡萄牙在北非的扩张遭遇了巨大的挫败,元气大伤。
在充满优势的海洋贸易方面,葡萄牙也面对着越来越多后起之秀的竞争。他们包括威尼斯人、荷兰人、法兰西人、不列颠人和日耳曼人,都在海洋之外具有广阔的工业生产腹地或者先进的金融系统。
而葡萄牙由于自身并不出产亚洲人所需要的欧洲商品,如铜、铅、白银、布匹,在贸易竞争中逐渐失去吸引力。很快,葡萄牙因巨大的逆差进入了入不敷出的阶段,甚至不得不靠内外举债而度日,国家也变得日益贫困。
而压死葡萄牙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内部的王室危机。
塞巴斯蒂安国王在摩洛哥战死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借着继承顺位的优势以及军事威胁等手段,同时成为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共主。但葡萄牙毕竟不是亲儿子,在国际事务上处处受到西班牙的打压,最终沉沦为邻居的附庸国。
回溯葡萄牙从迅速崛起到最终衰落的过程,不少因素其实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体量较小的综合国力,既在帝国崛起之初给予了葡萄牙人驶入大海,开拓新世界的巨大动力,但无法支撑一支全球级海军长期控制它占有的海量殖民地。这不仅是葡萄牙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英国和日本等大陆边缘的小国家想统治全球的瓶颈所在。
此外,没有抓住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期,建立并发展出先进的社会制度,也是葡萄牙最终衰败的原因之一。葡萄牙的王权非常强大,这种封建制度造成了王室和贵族控制着葡国的国内和海外资源。
虽然依靠殖民地资源的贸易垄断获得了不少财富,这些资本最终却流向英法荷等西欧国家,使整个国家并没有真正地富裕起来。
而对基督教的崇高信仰,虽然在发展初期帮助巩固了葡萄牙对各殖民地的统治,但在中后期却激化了基督教徒与异教徒之间的矛盾。大量针对异教徒的屠杀,逼走了许多拥有金钱、知识、技能的高端人才,使葡萄牙进一步封闭僵化,失去竞争力。
这个西方世界第一个靠海洋称霸全球的国家,就这样从历史的主舞台黯然退场。
葡萄牙移民局于年7月30日更新黄金居留许可法案。新法案规定,“通过购买房产建筑年限已超过30年以上的,或位于城市重建区域的房产,房产总值须达到35万欧或以上,即可申请黄金居留许可。
法案颁布至今,葡萄牙黄金居留许可项目已经成功为葡萄牙吸金超过32亿欧元,其中房地产投资贡献仍稳居第一,达到29亿欧元。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葡萄牙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以及近年来葡萄牙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