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艘战舰劈波斩浪,浩浩荡荡去投降
年11月19日,已经被完全解除武装的德国公海舰队70艘战舰,缓缓地离开了威廉港,一路向西,朝苏格兰东岸的福思湾驶去。
作为一支战败国的舰队,他们将在两天后先集中到福斯湾,在那里参加正式的投降仪式,随后再转往斯卡帕湾履行收押手续,等待最终处置。
浩浩荡荡去投降的德国公海舰队这支舰队的总指挥是德国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鲁伊特,他的司令旗和少将旗飘扬在无畏舰“腓特烈大帝号”号的主桅上。现在,所有大炮的开火装置在起航前都已拆除,炮弹和火药被移走,水兵数额被减少到仅够航行的程度,携带的燃料也只前往投降地和羁押地之用。
鲁伊特少将站在舰桥上,看着自己的舰队,这支曾经称雄于海上的舰队,从牙缝里挤出了四个字:“奇耻大辱”。
鲁伊特少将站在舰桥上,无奈地看着自己的舰队难得一见的英军受降现场
两天后,也就是11月21日。
上午8时,英国海军大舰队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以12节航速进入受降式北侧舰列的中央位置。
15分钟后,南北两侧的协约国舰队都列阵完毕。
北侧舰列包括18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2艘装甲巡洋舰和13艘轻巡洋舰。
南侧舰列则包括1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和12艘轻巡洋舰,舰列之间是几艘负责联络的小型舰艇。
将近9点的时候,德国舰队出现在瞭望哨的视线中。
英军大舰队司令戴维·贝蒂按照英军大舰队司令戴维·贝蒂的要求,5艘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巡洋舰走在最前面,紧接着是舰队旗舰“腓特烈大帝”号,紧随其后的8艘战列舰同样排成单列纵队。再紧接着是7艘轻巡洋舰和5个分队共49艘驱逐舰。。
70军舰以10节航速缓缓前进,各舰之间相距3链,战列舰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队列间各相距3英里。
9时整,作为引导舰的英国轻巡洋舰“加的夫”号带着一个观测气球驶出北侧舰列,进入“塞德利茨”号前方3链的位置,引导德舰从大队的两排舰列中穿过。同时,英国驱逐舰分队插入德军主力舰和小型舰艇之间,把两个部分隔开。
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舰队在同一个港湾相会德舰同时用无线电向英方报告此行的来意。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发出无线电信号“WL”(按照标准程序做)。
这是蒸汽——钢铁时代最壮观的海上盛会。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舰队在同一个港湾相会,彼此保持着整齐肃穆的队形。
据美国战列舰“纽约”号上的一位中尉回忆:“英国轻巡洋舰‘加的夫’号拖着一个系留气球,引导着由庞大的战列巡洋舰‘塞德利茨’号为首的纵列,从我们的两排舰列中间一一通过。那些修长的、粗野的,曾经被我们描绘为通体喷吐火焰、狂暴无比的怪兽的巨舰,如今却像和平的商船一般在风平浪静的海面航行……”
德舰接到命令后,纷纷降下了国旗
艘协约国军舰开始簇拥着这些俘虏向罗赛斯泊地进发德国舰队的通场仪式结束后,艘协约国军舰开始簇拥着这些俘虏向罗赛斯泊地进发。到下午15时57分,所有军舰已经次第在停泊场下锚。
这时,贝蒂在“伊丽莎白女王”号上以旗语和无线电向德国人传达了一道著名的命令:
“德国旗帜应在本日日落时降下,未经许可不得重新升起。”
德舰接到命令后,纷纷降下了国旗和海军旗。它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在海上争当“世界强国”的冒险已经彻底失败。
然而,对于这些德国水兵来说,真正的“囚徒”生活还在后面。
军舰上的“囚犯”
德舰依次驶进了斯卡帕湾历史资料图11月27日,各舰依次驶进了斯卡帕湾。
英国人先是以隆重的投降仪式对德国人进行了羞辱,又把他们拘禁在斯卡帕湾这个皇家海军的主要基地。
英国海军历史学家阿瑟·马德在《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一书里描述了被扣的德国舰队的状况:舰体污秽不堪,水兵邋邋遢遢、萎靡不振。
英方每个月会用小艇给德舰官兵送两次食品,不过品种很单调,质量也不好,德国人只能自己钓鱼来改善伙食,这也成了他们打发时间的主要娱乐活动。
在舰艇上钓鱼的德舰官兵历史资料图为防止德国人暴动或逃跑,英方禁止被扣舰艇的官兵私自上岸或访问其他各舰,娱乐场所也被限定在本舰上。霍伊岛基地的英国水兵及其家属却常常划着小艇靠近德舰,像观赏动物园笼子里的老虎一样对德国人指指点点。
鲁伊特彻底被激怒了,他产生了“玉碎”的打算,并暗中透露给了军官中的亲信。
鲁伊特少将起草了关于自毁行动的书面命令海战史上损失舰船最多的一天,52艘舰艇沉入了斯卡帕湾的海底
年6月18日晚上,他起草了关于自毁行动的书面命令。并把这道命令传递到了“囚犯舰队”大小各舰上。
现在,这些德国人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准备自沉。
6月20日晚上,负责监视德舰的弗里曼特尔中将心血来潮,决定第二天把第1战列舰分队拉出港口,搞一次训练。
德国军舰停泊位置及英军舰队出港演习路线图6月21日10时,即英国舰队出航后一个小时后,鲁伊特用旗语向各舰下达了自沉的命令。
自沉行动马上就开始了,底舱的水兵打开了金氏通海阀,舰内的抽水管和损管系统也被匆匆破坏。为了加快海水灌入,士兵们打开了舷窗,开启了所有水密门和复水器封头,一些军舰甚至在水密隔舱上钻了孔。
海水随即缓缓灌入各舰。
自沉行动进行得安静而高效,最初半个小时,就连附近岛上的英军也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到了正午12时左右,“腓特烈大帝”号已经严重右倾开始沉入水下,这时,所有的德舰才在主桅挂起帝国海军旗和战斗旗,做最后的诀别。
“腓特烈大帝”号已经严重右倾开始沉入水下12时16分,“腓特烈大帝号”号完全沉没,舰员已经乘小艇成功撤离,这是整个行动中损失的第一艘战列舰。紧接着是“阿尔伯特国王”号,它的沉没时间是12时54分。
从13时10分到13时15分,“毛奇”号、“皇帝”号,“路易特波德摄政王”号以及“威廉皇储”号相继沉入了海底。13时30分,“大选帝侯”号也完全沉没。
到了这个时候,斯卡帕湾的英军留守部队终于发现情况不妙。
但英军的大部分舰艇出港训练了,留下的只有3艘驱逐舰(其中1艘还在修理),根本不足以阻止规模如此巨大的自沉行动。那两艘驱逐舰只能一边鸣炮警告,一边向弗里曼特尔中将呼救。
沉船现场一片狼藉历史资料图当英军前导舰在14时30分驶回斯卡帕湾时,大部分德国驱逐舰和战列舰已经从海面上消失了。半浮在水上的只有“边境总督”号(16时45分沉没)、“兴登堡”号、“巴登”号、“卡尔斯鲁厄”号(15时50分沉没)等少数大舰。
弗里曼·特尔马上用无线电命令附近所有舰艇及人员尽一切可能登上德舰,阻止进水,或将德舰拖向浅滩使之搁浅。
暴怒的英国水兵坐着小艇靠上尚未沉没的军舰,搜捕仍在进行破坏的德国人,并开枪向正在离舰的德国水兵射击。“边境总督”号的舰长在混乱中被英国人打死,英国人后来把他安葬在霍伊岛莱内斯镇上的海军公墓。
17时正,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平直地沉入了海底,它是这次自沉行动的最后一个遇难者。
兴登堡号自沉时的场景历史资料图这是海战史上损失舰船最多的一天,七个小时的时间里,有52艘德国舰只沉入了海底。
德国的海军上将莱茵哈特·舍尔听到沉船的消息后表示:“我为德国舰队在斯卡帕湾的沉没欢呼……投降的污点已从德国舰队的名誉上洗清了。”
至于这次自沉事件的领导者鲁伊特少将,和名下属一起关进了战俘营,6个月后,被遣返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