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日漫致性别为蒙娜丽莎的你如果没有性别
TUhjnbcbe - 2024/12/15 16:56:00

一直以来,“纯爱”标签都被认为是“耽美”和“百合”类型的代名词。人们往往认为突破生存繁衍的原始本能的爱更趋向于纯粹的爱情。

而小编以为,由日本漫画家吉村旋创作的《致性别为蒙娜丽莎的你》,则是完完全全的纯爱。作者塑造了一个性别分化的社会,而主人公正是那个例外——没有性别。

如果没有性别,你会爱上谁?

01剧情简介

第一话封面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在12岁的时候,身体就会向着自己想要改变的性别产生变化,到14岁渐渐变为男性或者女性。不过唯独我自己依然没有性别,迎来了第18个春天……

主角有马日生是蒙娜丽莎综合征的患者,即在12岁时没有完成性别分化。之所以以蒙娜丽莎命名,不仅仅因为那抹微笑的神秘感,更是因为蒙娜丽莎的性别无法辨识。与其断言是女性,不如说兼具男女两性和谐的美。

就这样,日生的十八岁生日来临。他的两位青梅竹马的好友——高山汐里和加贺律,已经分别分化为男性和女性。

主角三人团

而在同一天,汐里和小律同时向主角日生告白,并且对日生说:“我会让你变成女人/男人的!”

可问题是,日生并不想变成男性或是女性,而只想和朋友们维持现状——那种两小无猜的友谊。事实证明,他(暂且用他吧)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汐里向日生表白

汐里从哥哥,同时也是日生的主治医生那里得知——蒙娜丽莎的患者从来没有平安无事超过20岁的,不是意外死亡,就是疾病缠身郁郁而终。这也让汐里暗下决心,不管日生最后选择谁,他只希望日生完成分化,性命无忧。

而青春期的三人在朦胧的情愫作用下,也注定不可能恢复到童年时简单纯洁的友谊。

最终,日生也必须做出改变……

小律向日生表白

02隐藏在恋爱背后的性别教育

其实,这是一部不仅题材很新颖,而且意蕴深刻的漫画。它展现出了成长过程中的性别意识觉醒。“12岁开始性别分化”的独特世界观,恰恰吻合了现实中青春期开始的年龄。而日生满足于现状不愿改变,对性别的恐惧,也与从孩童到少年转变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相符合。

故事中,“选择自己的性别”是一个看起来与现实不同的关键点:童年时小律擅长运动,活泼开朗,周围的人都以为她会变成男孩子,但在日生的鼓励下她选择变成女孩,而选择的原因也很简单——“她喜欢绣着花朵的徽章”。而变成男孩子的汐里在报考大学时,父亲坚决反对他报考美院的志愿,原因是“你在那种女生才能从事的行业里是没有前途的”。

以这个逻辑,看似的选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性别,同时从事自己喜欢的爱好呢?我们选择的仅仅是自己的性别,还是性别所联系、代表的的一系列事情呢?

做不到这一点,本质还是被社会对于性别的规定裹挟着,无意识地被社会规劝吧。

对于日生来说,他是“不被画框框住的人”,“亦男亦女”也是“非男非女”,“类似”永远都不是“等于”。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是最美的。

经过低谷期的日生在思考自己最终的选择,他意识到从前的自己,心理上还等同于孩童,而性别的产生正是羽化成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他必须做出选择。

03对爱情的思考

这部漫画的人物塑造很客观,主角三人都是非常善良的好孩子,他们不愿意伤害彼此,也进行了及时的谈心和沟通,并没有产生误会。

但在面临对于日生的感情时,汐里和小律还是遇到了不能逃避的问题:“如果日生变为同性了,那么我还会喜欢他/她吗?”在这样一个不好定义漫画类型的作品中,我们却看到了少年们对于爱情的真实思考。

小律在和朋友们讨论时,朋友建议说:“我喜欢我的男朋友,因为他高大又体贴,简直不能想象他转换性别的样子。如果他变了,那么我可能也不再喜欢他了。”

而汐里也无限逼近于答案:“如果日生变成男性,甚至比我还高大,那么我对他的感情还会一样吗?如果我不再喜欢他,是不是说明我对他的喜欢也就到这个程度呢?”

小时候,当然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如果爱的不是那个人的灵魂和思想,就不算真正的爱。但长大后,慢慢会理解,我们的爱是复杂的,也许有人爱灵性的方面,但也不妨碍外貌的美观、独特的性格、雄厚的物质实力为我们加分。甚至有时候,这些成为他人选择我们的主要方面,也让他人容忍我们的缺点。

为“喜欢”划定等级和程度本身是无解的,最终也得不出想要的结果。最好的方式是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对方,然后接受自己的理由。

而在这部漫画中的“性别”,其实也可以被“胖瘦”“美丑”“年龄”“贫富”等等代替。在漫画中,尚且算是小律和汐里都爱上了作为“异性的日生”。但小编好奇的是:“如果小律和汐里爱上的是中性的日生,最终他们还会爱他吗?”

没有如果,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侵权即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漫致性别为蒙娜丽莎的你如果没有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