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浆水田间无土路
TUhjnbcbe - 2020/7/26 10:36:00

浆水田间无土路


    “我家离这里三里多地,骑着摩托来干活儿,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村民李建民说。


    严明


    摄


  □本报


    严明


    尹义坤


    通讯员


    王怀敏


    李敏华


  驱车行驶在太行山最绿的地方——邢台县浆水镇的田间地头,沿着蜿蜒不绝的水泥路面,看着满目的粮果绿色,不由得让人惬意地唱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乡间的小路》……


  前两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给浆水镇的农民出行、瓜果出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由于该镇属于深山区,农民下地劳动都需要步行通过一条条无雨一身土、有雨一身泥的坑洼不平的山路。富裕起来的农民虽然买了拖拉机、摩托车,却无法开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上山劳作。


  “浆水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山区建设先进镇,干鲜果品收入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由于山上没有路,到了收获季节村民不能及时把果品运下山,收购人员又上不去,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收购价格,不修通环山道路,可以说就无法促进农民增收。”浆水镇副镇长冀景彦说。


  2007年3月,浆水镇动员全镇各村,由镇*府补一点、村集体拿一点、群众筹工筹劳的方式,分别开始硬化各村周围的田间道路。“当时我们就想到了村民一定会支持,但是我们没想到百姓的支持力度会那么大!不管道路涉及到谁家的土地,没有一家因为占地而提出反对意见。”冀景彦说。


  2007年,36天就铺设水泥路面60多公里,投资600多万元;2008年,再铺20公里盘山路,投资800多万元;今年又有60多公里路基打好,目前已经投资200多万元,不久水泥路面也将竣工。


  “上山劳动难在我们村已经成了历史。”浆水镇坡子峪村村委会主任乔文书告诉,他们村有840口人,有耕地461亩,山地面积达7300亩,在过去他们村民上山劳动要带上中午的干粮,现在修环山路7公里,建起了千米绿色长廊和苹果采摘园,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开着拖拉机上山,再也不用喝着凉水、啃着硬干粮下地劳动了。


  7月30日中午时分,在路边看到一位村民正在整理他的栗子树,询问得知这位村民叫李建民,是李官庄村人。他指着身边的摩托车对说:“我家离这里有三里多地,几分钟就能到家,不用着急去吃饭。”


  据了解,浆水镇共辖51个行*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7.04万亩,耕地面积1.36万亩,年产干鲜果品17000多吨,修通环山路之前年财*收入最多800万元,去年财*收入增长到了11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了5800元。随行的邢台市交通局宣传中心副主任朱志奇告诉,浆水镇把公路村村通工程延续到了田间地头,这样的典型在全国都不多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浆水田间无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