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年走寒极零下40,他们用双手守护中国
TUhjnbcbe - 2023/11/4 20:42:00
00:54

新华社哈尔滨1月19日电(记者马晓成谢剑飞王鹤)在中国许多地方,高铁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可是在地处中国最北的大兴安岭地区,绿皮的小火车依然是林区居民出行的主要出行方式。大兴安岭风雪多,每当公路通行受阻,铁路就成了林区居民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

这几天差不多是中国“北极”黑龙江省漠河市最冷的几天了,夜晚最低温度已经低至零下40摄氏度,白天最高温度也不过零下25摄氏度左右。在极寒之中,仍有一些人不惧严寒,只为大兴安岭的小火车安全通过,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加格达奇工务段漠河线路车间漠河道岔维修工队工长杨玉海就是其中之一。

1月11日,漠河道岔维修工队工人对漠河站的道岔进行养护作业。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通往漠河的铁路修建于20世纪,修建初期主要承担林区林木资源的输出职能。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停伐,林区铁路转为保障民生、发展旅游和林下经济产业。

记者见到杨玉海时,他正和工友们一起在漠河站进行道岔养护维修。漠河的冬天日照时间短,早上8点多才亮的天,下午3点多就又擦黑了,而此时又是旅客进出量大、货物列车发送量多的时节,每次留给杨玉海和工友们的工作时间多则90分钟,少时不过30分钟。

1月11日,漠河道岔维修工队工长杨玉海(左)和工友对漠河站的道岔进行养护作业。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大兴安岭地区冻土层多,温度越低,冻土产生的形变就越严重,道床受气温变化后,就会影响轨道的形状,威胁行车安全。而在极低的气温下,原本坚硬的钢轨、螺栓和钢轨夹板,也会出现强度下降的现象,甚至会被冻折。这就需要线路维修工人不断在线路上检查,及时清除行车隐患。

“越是冬天,越是忙的时候,有紧急任务的时候,半夜三更也得到岗。”杨玉海说。记者在维修现场看到,有时为了保证安装效果,维修工队的队员们甚至需要脱手套去拧工件,没一会儿手就被冻得通红。

1月11日,漠河道岔维修工队工人对漠河站的道岔进行养护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线路工孙兴用手中的轨道尺,检查轨道可能发生的细微变化,差不多要把头埋在两根钢轨间了,防护员任宗鑫站立在施工区域的一端,随时盯着线路的变化,确保维修安全,还有好几位工人,手提着40多斤重的内燃扳手,脸已经被熏黑了……

等维修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远处,一列火车向漠河站方向驶来。列车的灯光在山林间闪烁,笛声在山谷中悠扬唱响……列车驶过刚刚的维修现场,借着闪烁的灯光,记者看到杨玉海和工友们的帽子、脖套、睫毛上都已经挂满了霜……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年走寒极零下40,他们用双手守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