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读本端记者在大连直击首艘国产航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项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俞任飞屠晨昕俞跃

“动了,动了!”5月13日,在大连百年港湾1号楼下的临海广场,往南1公里左右的海面上,首艘国产航母在几艘拖船牵引下,调转船头,首次出海试验。

据新华社消息,5月13日,我国第二艘航母从大连造船厂码头启航,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主要检测验证动力系统等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据了解,自去年4月26日下水以来,第二艘航母建造工作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完成了系统设备调试、舾装施工和相关系泊试验,具备了出海试验的技术条件。

5月7日,钱报记者就赶到了大连,亲眼见证了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英姿。

“去大连,看航母。”不少大连旅行社借此打出了旅游口号。这个初夏,这艘大船超越海滨、足球、老建筑等,成了大连的新标签。无论对于*迷还是市民,航母成了这个五月最热门的话题。

新华社发

“我拉你去,绝对最佳位置”

7日,钱报记者来到大连。

五月初的大连气候宜人,听记者说想看航母,出租车司机拍拍胸脯:“最近每天都有,我拉你去,绝对最佳位置。”

司机嘴里的“最佳位置”离市中心不远,航母就停靠在香炉礁商业圈旁的海湾内。

绕过商店和卖场,来到海边的一个小广场。咸腥的海风,裹挟着些许机油和电焊的味道,扑鼻而来,木制栈道与玻璃围栏反倒显得与周遭格格不入。

抬眼望去,海湾两侧停靠着不少舰只,巨大的龙门吊和坦克吊在岸边林立。

和广场一墙之隔的,就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厂区。它被誉为是中国“海*舰船的摇篮”,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艘炮艇、第一艘弹道导弹潜艇、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油水补给船等,又即将添上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的名字。

“甘肃的朋友往这边走。”自从航母下水以来,这里已成了旅游胜地,今天也不例外。几十名游客趴在广场尽头的栏杆上,尽目眺望我们的主角——国产航母。

国产航母静静地停在一公里外的港湾内,微微翘起的舰首正对着广场,高耸的舰岛上,可以依稀看到几座球型雷达和顶板雷达。“很壮观啊!”这是不少游客的第一观感,航母多米的船身,足有3个足球场的长度。

“老李,这下满足了吧?”边上的另一名游客连连点头,“过瘾,过瘾”。广场上汇聚了各地的游客、摄友、*事爱好者,“武汉、哈尔滨、上海、济南……哪来的都有。”一位钓客告诉记者,最近专程来看航母的,每天络绎不绝。

广场上谈论的话题大多是航母——“什么时候试航?”“哪里看得更清楚?”人们三五成群,窸窣地交流着。为了看航母,不少人带着单反和望远镜,在广场上一站就是半天。“这儿人多,我是工作、航母两不误。”连发传单的大姐也难以抗拒诱惑,她边递传单,边打听航母的新动向。

出海试验前几日的航母。俞任飞摄

“能看到航母,我就满足了”

8日,60岁的老韩还不到7点就到了,他熟稔地找到了一处好位置——由广场通往边上裙楼的露天电梯。

电梯已经停止工作,站在上面可以越过港口的其他小船,清楚地看到航母与其旁的航母保障船。他放下垫子,从布袋里掏出老式蔡司*用望远镜开始观察航母。

对于自己的装备,老韩非常骄傲,“我这个望远镜比他们的清楚多了,年的时候花了我块买到的。”

老韩是个历史迷,前些年他跑了不少地方,“老虎滩的重庆舰舰炮,旅顺的古堡垒遗址,沈阳的坦克碑,周边的我都跑遍啦。”对于这次见证历史的机会,他自然不愿错过。

从上月23日开始,他每天没事都会过来看上半天,“前两天倾斜测试、鸣笛、冒烟、雷达转动这些我都看着啦。”他甚至摸出了一些规律,“一般早上动静比较多,一会工人们就要上船了。”

果然,顺着老韩的手指所向,一对身着工服的工人正从舷梯现身。“临门一脚,不能臭了。”海试将近,老韩准备在广场待到下午2点,“上次辽宁舰试航没看到,这次不能错过了。”

广场的边上的两栋高层住宅楼,也成了不少发烧友的瞭望台。在27层顶楼的应急通道,记者见到了小李。顾不得楼下的行李箱,她正举着手机,对着窗户外的航母一通狂按快门,“天哪,真是太清楚了”。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位鹅蛋脸的女生与*迷联系起来。

小李在大学里对*事着了魔,“别的同学都是综艺追星,就我一个看*事节目的。”那以后,不满足于通过屏幕看*舰,她开始满世界地追舰。“这是我在无畏号上,这是在中途岛号上,你看。”小李翻出手机相册介绍起了自己的追舰历程。

刚工作不久的她这次是出差来大连,“之前辽宁舰在香港的公开日,差了两天没赶上。”这次她不想再错过机会,趁着转车的间隙,拎着行李就过来了,尽管只能逗留上几分钟,但对她来说,“能看到航母,我就满足了。”

晚上8点,来广场看航母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夜幕下航母和保障船华灯初上,一*一白,为这艘即将远航的大船平添了几分神秘。

不少*迷在拍摄航母。俞任飞摄

“造这艘航母我最自豪”

将近70岁的老许去年刚刚退休,在众多的航母观众里,他的身份有些特殊。

“这船就我盖的。”老许是一名造船工人,国产航母是他曾奋斗过的地方。

老许干造船这行已经40多年,“最早时候造炮舰,到后来的导弹驱逐舰,都干过。”可以说他见证了中国海*舰艇的发展。从船厂退休以后他被一家相关的外协施工单位返聘,没想到国产航母舰首的安全管理,成了他接手的最后一项工作。

“我造了这么多船,造这艘航母最花力气,也最自豪。”看着停靠在舾装码头的国产航母,老许嘴上不说,但这段时间,只要没事他每天都会蹬着那辆老式自行车从家里到港口转转。

和其他人不同,老许的目光不止停留在船体,透过甲板外的钢壳铆钉,“我脑子里是以前干过的舱室和结构。”伴着海风,他每每都会想起那些船上的人和事,想起自己的青春和岁月。

“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如今孩子要出远门了,来看一眼。”他点上一根“*山”,在烟雾缭绕中望向远处的那艘航母。

新闻深读

首艘国产航母,为何还是滑跃起飞

成熟、稳妥的滑跃方式,时间上有优势,能让中国早日获得双航母海*舰载航空兵养成效率将大增,将来预警机和隐形机都能上舰

终于,首艘国产航空母舰海试了。被外界称为A型的首艘国产航母,从年4月26日下水以来一年,牵动着人们的心。为了下海试航这一天,大家等得好辛苦,尤其是近一个多星期时间。

先是4月20日辽宁海事局连发三条航行警告;接着在23日海*节,央视报道国产航母在多艘拖船簇拥下“动了一下”,并非出港而是做了倾斜试验;从24日起数日,航母烟囱冒烟,主锚持续喷水,顶板雷达持续转动,汽笛不断鸣响,这应该是锅炉点火进行动力系统测试;28日,大批人员上舰,桅杆挂出意为“我正在试航”的信号旗。

5月13日,航母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

按照一般情况,距离A正式服役尚有大约一年的时间。那么,和辽宁舰相比,这艘航母有何改进?

新华社发

首艘国产航母,沿用辽宁舰的滑跃起飞

年12月31日,时任国防部发言人杨宇*披露了A的庐山真面目——5万吨级、滑跃起飞,这意味着新航母只是辽宁舰的改进型,依旧采用相对于弹射比较低效的滑跃起飞方式。

虽然没有用上弹射器有些遗憾,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采取成熟、稳妥的滑跃方式,时间上有优势,相对于采取全新的弹射技术,能让中国早日获得双航母,能够使海*舰载航空兵养成效率大增。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数量的重要性。中国的固定翼舰载航空兵从零起步,辽宁舰作为培育种子舰,要承担繁重的训练任务,再加上必要的检修、休整,能执行远洋护航、力量显示等任务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去年7月辽宁舰停泊香港向公众开放,其展现的对普通大众的震撼力和影响力,绝非普通舰只可比。

对于那些只有一艘航母的国家,航母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而已,而中国却是脚踏实地地在建设强大的海*舰载航空兵,不仅可秀,更要可用,要能战而胜之。

事实上,目前我舰载航空兵部队正在茁壮成长,随着歼-15以及具备航母起降能力的飞行员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海*甚至可能面临可用的航母赶不上舰载机部队增长速度的问题,第二艘航母的意义就在于此。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航母的首要价值

弹射航母的综合战斗力数倍于滑跃航母,是事实。不过,在近海作战中我国航母可以得到岸基反介入力量强有力的支援,而到远洋作战,我国海*面对的威胁并不仅仅是霸权国家海*,更有许多非传统威胁。

全球经济一体化,国与国之间和平交往做生意比侵略、劫掠的收益成本相比大得多。即使东南、东北方向面临霸权国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压力,我国独一无二的火箭*和空海*陆基航空兵、防空导弹、潜艇等部队构成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霸权国家的说法),已经让超级大国对第一岛链发挥作用丧失信心。

我国航母的应用场景,很多方面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数万吨的常规动力滑跃航母应对中低强度作战环境,基本上还是够用了。

中国海*唱主角的战争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高居中国电影票房前两名,这绝非偶然。其社会心理基础是大众对近代中国有海无防—被动挨打—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样恶性循环的痛楚记忆。

这两部电影反映的是驱护舰的小规模力量投送,与航母的能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以一到两艘大型航母为核心的特混编队,战斗力超过绝大多数小国的海空*之和。中国航母长期在海上护卫和平,远不止给海外中国人民族自豪感和安全感,对于沿线各国同样带来震撼力与安全感。从这个角度,更能理解国防部发言人吴谦那句“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从年12月26日开启亚丁湾护航行动起,意味着中国海*开始真正转变为一支蓝水海*。

在远离本土的海外随时随地能展示绝对力量优势,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航母的首要价值。

俞任飞摄

不要小看滑跃航母,预警机和隐形机都能上舰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的这两艘航母与美国超级航母一样,都属于搭载常规起降型飞机,仅仅起飞方式有区别,美国的属于CATOBAR航母——弹射起飞-拦阻着舰,中国的属于STOBAR航母——短距起飞-拦阻着舰,两者拦阻着舰是一样的。

因此,中美航母所使用的飞机完全是同一类型,就是固定翼常规起降飞机——美国的F/A-18“大*蜂”,F-35C“闪电II”,中国的歼-15,都是现代化超音速重型战斗机,同代飞机的战斗力不存在质的差距。仅有的区别是弹射型飞机要增加弹射机构,要更笨重一些。

世界上还有一种STOVL(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航母,譬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还有日本未来可能搭载F-35B的“出云”“加贺”号,从直升机航母升格为轻型航母,由于没有拦阻索,只能搭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战斗机,而且无法使用固定翼预警机,作战潜力要比常规起降型航母差一大截。

值得一提的是,滑跃航母的飞行员训练难度比弹射航母更大,滑跃起飞比之于弹射起飞,有如手动挡与自动挡的区别。飞行员掌握了在风高浪急的大洋上滑跃起飞的技术,适用更简单的弹射起飞不在话下。

未来,两艘中国滑跃航母完全有潜力搭载固定翼预警机和隐形战斗机,届时其战斗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一口吃不成胖子,“韬光养晦”更需要务实精神

航母的巅峰史诗是美日太平洋战争,那是一场由航母对航母决定胜负的战争。虽然战后再也没有出现航母之间直接较量的海战案例,但是对抗强大的核动力航母这一可怕的任务,是任何一支海*发展航母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中国前两艘航母的首要使命,是开始培养自己的舰载航空兵,积累航母使用经验,摸索建立一整套作战体系。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海*依然是一支需要依托以各种“杀手锏”武器为核心的反介入体系,才能在第一、第二岛链内和强敌一较高下的防御型力量,尚不具备用航母特混编队与强敌大洋角逐的能力。

中国航母真正形成世界级的实力,还得寄希望于在建中的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以及未来的核动力航母,还有固定翼预警机、舰载隐形战斗机等关键机型的成形上,此外还需要大批先进核潜艇作为水下强援。

饭要一口一口吃。首艘国产航母是中国海*走向远洋所必须的“韬光养晦”的最佳选择,这也体现了中国海*一贯“小步快跑”的务实精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