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尔王朝舍尔沙阿克巴大帝的先驱者 [复制链接]

1#

印度是我国的邻国。印度国土面积也很大,人口也很多,曾经也出现过很多强盛的王朝。莫卧儿王朝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第三任国王阿克巴大帝在位期间,实行宗教改革、税收改革和*事改革,印度达到空前的繁荣和强盛。史学家称之为伊斯兰雄才大略、不世出的伟大君主。

如今的印度

其实在他之前,苏尔王朝的君主舍尔沙就已经很厉害了,舍尔沙为后期阿克巴大帝的强盛奠定了根基,也是阿克巴大帝最崇拜的人。那么他们两个人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呢?苏尔王朝和莫卧儿王朝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舍尔沙其人

舍尔沙原名法里德,年出生于阿富汗的萨萨拉姆。他的父亲哈桑汗职业是牧马人,小时候跟着父亲养马。成年后到贾马尔汗*中服役,之后又到巴哈尔汗的手下当一名*官。年,因英勇善战、又领兵有方部下称他为舍尔汗称号,不久又升为副帅和巴哈尔汗之子的师傅。

巴哈尔汗临死时,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舍尔辅佐,而舍尔因位高权重,威望很高摄*。在莫卧儿王朝缔造者巴布尔灭亡原印度王朝德里苏丹国时,舍尔也向巴布尔表示了效忠。德里苏丹强盛数百年一时灰飞烟灭,也使舍尔为之扼腕叹息。

出身底层的舍尔与印度教徒向来友善,他经深思熟虑,认为外强中干的德里苏丹国对印度土著麻木不仁,又对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印度教全盘罢黜,从根本上失去了民心,因此覆亡也就理固宜然了。

作为一个阿富汗人,他不仅感慨德里苏丹国的其亡也忽,同时意识到伊斯兰教需要以宽容的姿态成立一个国家。

舍尔沙

巴布尔(莫卧儿王朝首任君主)去世之后,被统治下的阿富汗人开始聚集起来反抗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舍尔知道机会来了,趁势成为阿富汗人的首领,来反抗莫卧儿帝国的压迫。

舍尔于年征服孟加拉和罗赫达斯堡,扩大了势力范围。众所周知恒河入海处的孟加拉因地势原因易守难攻,舍尔却用很短的时间拿下了这些要塞。

当时胡马雍(莫卧儿王朝的第二代君主,巴布尔之子,阿克巴大帝的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增强自己的君威。决心铲除拉杰普特人,除此之外还要平定西南的古吉拉特邦。

胡马雍继位后,首先攻打了古吉拉特,攻城夺地很是轻松。但是拉杰普特人却趁机进攻莫卧儿帝国的国都阿格拉。

拉杰普特人曾经被巴布尔重创,胡马雍遂回头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他们。大胜之下胡马雍带领三*狂欢作乐,*纪涣散,没成想古吉拉特苏丹又杀了回来。

胡马雍陵印度著名旅游景点

正当胡马雍移*的时候,瞅准时机的舍尔领*突然从天而降,打了胡马雍一个措手不及。舍尔顺势截断了胡马雍的粮道。粮道被断可是大问题,胡马雍开始慌了,舍尔趁机率*冲杀而下,直奔胡马雍本人。阿富汗的士兵们一无往前,杀声震天。

胡马雍的*队四散奔逃,无奈和舍尔汗讲和,承认舍尔汗为孟加拉地区的王。胡马雍松了一口气,人困马乏只好返回首都阿格拉。到达恒河边的时候,舍尔汗的*队又一次天神下凡!原来讲和只是缓兵之计,彻底打败胡马雍,自己做王才是目的。

胡马雍毫无防备,*队再次损伤惨重,几近全*覆没。他自己则丢下*队和妻妾,仓皇出逃,只带了几个卫兵向恒河对岸逃去。恰逢恒河水涨,胡马雍的马被水冲走了,他从马背上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幸好有船夫才救了他一条命,此后胡马雍再也无法和舍尔汗抗衡。

印度最重要的河,恒河

二、舍尔沙的各项改革

赶走胡马雍后,舍尔建立起苏尔王朝,自称舍尔沙,定都于德里。疆域西起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到孟加拉国的广阔地区,印度再无敌手。舍尔建立苏尔王朝后,开始着手国家的治理。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如何调节民族的隔阂,如何平衡宗教的压迫与冲突,成了舍尔的头等难题。他创建了完整的国家行*制度,还有中央集权的官制。他作为君王总揽朝*大权,并在各项事务上有专人协助自己决策。

实行了行*、经济、司法、*事、宗教等一系列改革。这些*治经济改革不仅使苏尔王朝一时风头无两还为以后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的体制准备了范式。

舍尔本人信奉伊斯兰分支逊尼派教义,实行伊斯兰教法,但是决定推行宗教宽容*策,允许其他宗教徒按其教规进行宗教活动,广泛吸纳印度教徒加入统治阶层,任用印度教徒担任各级**官员。通过印度教徒掌管**事务,来化解宗教之间的矛盾。

他建立了一套司法制度,把全国划分为47个省;省下设县,称帕尔加纳,设各级**长官和教法官实行管理。在各省各县设立法庭,甚至在每个村庄也尽量安排人处理地方司法事件。伊斯兰教教法或者印度教教法的权威都被极大削弱,代之以较为公正的律法。由于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盗匪也变得稀少。

他改革田赋制度,重新丈量土地,土地按质分等征税。采取措施保护农田,发展农业。同时他为了发展商业贸易,不再征收大量的税,舍尔沙认为德里苏丹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吏治腐败,所以他对贪腐一直都是零容忍的态度。

反贪让人民开始信任*府,对*府的权威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丈量的田地对赋税的征收起到了准确的作用,有效地遏制了地方的恶意盘剥。并开始以自己的名字铸造钱币。铸币权是穆斯林世界证明国家强盛的标志之一。

为了将庞大的帝国紧密联系起来,舍尔沙发展交通、运输和驿站,他修干道34条,设驿馆,以利商旅和邮传。既像古罗马人一样广修道路,又似明朝的开国君主那样令驿传遍布疆土。各条大道道路两边广植树木给行人带来阴凉,还有许多驿站和旅店供过路者休息。

舍尔汗

这种兼容并包的行*方式,在充满分裂和仇视的古印度是前所未有的。舍尔沙在他统治的短短几年里,就令北印度焕发了勃勃生机。人民安居乐业,各行各业都向前发展。

不幸的是,这位君王晚年并没有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年,舍尔沙在和拉杰普特人争夺土地时,因火炮炸膛失血过多而死。他的儿子萨利姆也当*没多久就去世了。

舍尔沙的孙子刚继位就被他的舅舅阿德尔篡位,但阿德尔不能服众,帝国很快分崩离析。知道消息的胡马雍又重振旗鼓,一举灭亡了苏尔王朝。

三、阿克巴最佩服的人

胡马雍正打算一展宏图的时候,却意外死亡。年仅13岁的阿克巴继承了父亲的皇位,稳定了内忧外患的莫卧儿王朝。他的老师拜拉姆汗主张武力压迫下层的印度教徒,来宣告伊斯兰教至高权威。然而,年少的阿克巴却知道这是在动摇帝国统治的根基并将拜拉姆汗贬谪。

逐渐成熟的阿克巴越来越坚定地认为只有舍尔沙的为*之道,才能缔造印度真正的盛世,即使舍尔沙曾是他父亲胡马雍最大的对手。阿克巴终其一生,都以舍尔沙的施*方针为主导,才让印度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多阶层的混乱大地走向统一和昌盛之路,阿克巴自己也成为了一代圣君。

电影里的阿克巴大帝

结语

在印度*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舍尔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影响至今。他的身份很复杂,他不仅是牧民的儿子,还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还是一个帝国的皇帝。他为他的国家稳定殚精竭虑,为了臣民不再因为信仰不同而互相攻击,他绞尽脑汁。

他的很多改革措施为后来的阿克巴大帝统治莫卧儿王朝提供了范围。虽然他早已被历史的尘土所湮没,但是英雄总会被人民所铭记。心里有人民的人,永垂不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