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象甲是一种外来高危性、毁灭性检疫害虫,是对海枣等棕榈科植物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害虫,其虫害一旦发生,对棕榈科植物造成的伤害近乎不可挽回,至虫害危害中后期很难去救护,近年有大量的海枣树受到红棕象甲危害,且日益加剧,导致大量的加拿利海枣等死亡,给园林养护管理者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红棕象甲幼虫、蛹及成虫的形态
一、红棕象甲的危害
红棕象甲有以下三种入侵方式:
1、以成虫在植株树干或叶柄基部的伤痕、裂口、裂缝里产卵孵化,以幼虫钻蛀植物的叶柄基部幼嫩组织、在树干内钻蛀为害。受害植株在初期表现为树皮或叶柄略有裂缝,植株四周外围叶片发*萎蔫,后扩展至中部叶片枯*,及至受害后期植株心叶干枯,组织内纤维组织呈碎屑状,蛀孔排出纤维屑或褐色粘稠液流出,如发现以上现象,受害植株多半无法挽救,造成植株直接枯死。
幼虫在叶柄基部钻蛀为害
2、从根部入侵树体,造成植株叶子减少,部分枝叶枯*或倒披下垂外,树干内部组织则全部被破坏。
3、从树冠部侵入,心叶将全部枯死,这种危害最大,因为生长点很快就会坏死,很快就会造成植株死亡。
▲从心叶为害造成整株快速死亡
▲造成心叶全部枯死
二、发生时期及规律该虫一年约发生3-4代,一般在4月上旬出现该年度第一批红棕象甲成虫。在厦门地区,一年发生2-3代,第1次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2次高峰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12月上旬始以成虫、幼虫或蛹在植株内部越冬。
6月和11月为产卵高峰期,幼虫自卵中孵化后即从伤口或生长点侵入,钻蛀叶柄基部幼嫩组织,不断向深层部位取食,用吃剩的植物纤维组织结茧,在茧中化蛹。成虫具有群居性、迁飞性、假死性,常在晨间或傍晚出来活动,一般在加拿利海枣叶柄基部的伤痕、裂口、裂缝里产卵孵化。
三、红棕象甲的综合防治
1、检疫检查
从红棕象甲的发生区引进和调运棕榈科植物时要特别注意实施严格、细致的检疫措施,一旦发现有虫的植株需销毁处理。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