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daymaydaymaydaythisissailingboatKAFLO!”(KAFLO号求救!)加勒比海时间年8月18日凌晨4时40分,急促的电流声划破加勒比海寂静的夜空,隐约响彻在winningjoy(韦立欢欣)的指挥室中。
winningjoy(韦立欢欣)是新加坡的一艘货轮,青岛韦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为它输出船员。作为船长的李福彬就是其中一员。这是李福彬晋升船长的首次出海执行任务,谨慎的他承载着压力。“我的第一反应是周围有船遇险了!”李福彬回忆说。
揪心:
法国老人海上漂泊18天
求救声一遍又一遍从VHF对讲机中发出,李福彬更加确定了事件的真实性。
“出于对船员及船舶的安全考虑,决不能马虎行事,首先要判断事件是否涉及海盗抢劫、恐怖袭击等危险。”李福彬下意识地想到。他先向公司应急反应小组报告了现场情况,再通过VHF对讲机与遇险者进行了深入沟通。沟通中得知,遇险的是一名法国籍老人,名叫康沃特,今年72岁。他驾驶着自己的帆船走亲戚,途中因电子海图故障迷失了方向,而且船的燃料殆尽也失去了动力,无法操控,已经在海上漂泊了18天,并且3天未进食。
加勒比海时间凌晨5时20分,第一束光芒擦破黑暗的边际,破晓即将到来。
在初步核实信息后,李福彬拿起望远镜,透过黎明的曙光向远处望去。只见前方孤零零一艘帆船,船上一位老人略显虚弱,蜷缩在甲板上,情况看来非常不妙。时间就是生命!在排除海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后,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李福彬下令援救老人。
救援:
几经周折冒险下船救人
宋志松是当时参与救援行动的成员之一。据他回忆,在接到船长李福彬的命令后,全体船员立刻行动,动身参与到紧张的救援中。“当天因为海浪较大,winningjoy(韦立欢欣)不易靠近帆船,我们勉强将它停在离帆船米左右的位置上,想用绳子把帆船和它连接在一起,再使用软梯下船施救。”宋志松称。
行动中,三副王鹏先是利用抛绳器顺利地将绳打到了帆船上,老人接过绳子将其绑在帆船上,就在大家想要舒口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因为绳子太细,承受不住两船的拉力而断裂,老人与船再次陷入了危机。
时间就是生命。李福彬他们紧接着开始了第二次营救。这一次,他们尽力将winningjoy(韦立欢欣)向帆船最大限度靠近,在两船大约相距30米左右的位置,李福彬让船员将撇缆绳和引绳缠绕在一起,增加其牢固性及承受力,再次掷给了老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次顺利将两船固定在了一起。考虑到老人体力问题,爬不上船,大副高江启站了出来,主动下船帮扶老人登船。
加勒比海时间上午10时40分,老人终于被顺利营救上来。此时老人已相当疲惫,船上的医护人员迅速对他进行了身体检查:除了老人因为发射营救信号弹的使用方法有误而导致手被炸伤外,其他状况都还正常。检查完身体后,李福彬还为老人准备了食物,“考虑到老人多日未进食物,特地为老人熬了小米粥,煎了鸡蛋。”大厨陶栋回忆说道。
恢复过来的老人告诉李福彬,前段时间有一艘邮轮经过,也曾想救老人,但尝试未果,于是告诉老人已向MRCC(海上搜救协调中心)告知帆船遇险地点,随后会有其他船舶前来救援。听到这里后,李福彬迅速拿起电话向MRCC汇报情况。与MRCC取得联系后,双方协商决定,货船到达多米尼加港,由MRCC联系海*巡逻艇前来接老人回国。
传承:
“青岛微尘”精神漂洋全球
在成功营救老人之后,青岛韦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获得了来自法国MRCC的褒奖,船长李福彬收到了老人的感谢信并于年1月10日被青岛市授予“文明市民”称号。这些殊荣的获得,是对中国船员在国际人道主义营救上的肯定与赞扬,也意味着“青岛微尘”精神在国际平台上的飘扬。
据了解,winningjoy(韦立欢欣)上的船员属于青岛韦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崂山区。近年来,崂山区紧抓企业*建工作,尤其在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非公企业发展迅猛,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背景下,青岛韦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对于*建工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组织建立船上流动*支部,注重流动*员的*性教育,以增强*员的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工作重点,努力使流动*员和*组织保持先进性,保证*组织的群众基础和作战力。
青岛韦立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山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并不是第一次救援遇险船舶。前些年,在靠近菲律宾海域上成功救起过两名渔民。当时渔船面临漏水下沉,情况相当危险,船员义不容辞,齐心协力,成功完成救援。
“如果下次再遇类似事件,我还会向遇险者伸出援助之手,把我们‘青岛微尘’精神随着货轮的航线,发扬于沿线各个国家!”李福彬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