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急性
心梗发生
年12月12日凌晨4:30,新疆医院昌吉分院急诊医学科接诊了一名22岁的急诊胸痛患者特警“小赛”,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由同事送入我院急救。患者前胸、后背持续性疼痛,但心电图未见异常,床旁急查心肌酶+肌钙蛋白也未见异常,急诊已完善主动脉CT排除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后,患者仍然胸痛难忍,急诊医学科值班医生张步洲凭借其多年的急诊医学科工作经验,复查心电图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张步洲医生第一时间汇报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俊文,立即启动胸痛患者绿色通道,对这位年轻的特警展开急救。
4:50,心血管内二科当班护士李佳瑶接到急诊医学科的急诊会诊电话后快速地向杨剑医生汇报,“赶快准备好床位、呼吸机、除颤仪!”杨剑医生应声安排后,立即奔向急诊医学科。
急诊医学科抢救室里,张步洲医生快速向杨剑医生沟通患者病情,在看完患者心电图报告后,一致诊断患者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病情十分凶险。杨剑医生紧急与家属沟通治疗方案,希望马上进行手术,开通闭塞的心脏血管,此时就是和死神争抢生命,抢救室内的空气格外紧张,仿佛都凝固了。
5:30,患者突然现抽搐及意识丧失,“室颤了,快准备除颤仪,双向焦耳电除颤!”张步洲医生快速下达医嘱,冲上前去对患者进行电除颤。此时的患者心律极不稳定,病情容不得半点延迟。时间就是生命,看到心电监护显示的粗型心室纤颤波,张步洲医生在护士的配合下,快速涂匀好导电糊,双手持电极板紧压除颤部位,“啪!”除颤一次,心电监护仍示心室纤颤,“啪!”再次除颤......
抢救室内,急诊医学科和心内二科医生奋力挽救这个年仅22岁的生命,在场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高效配合。抢救室外,家属、同事焦急万分,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素不相识的医生护士们身上。
第二次除颤后心电监护显示除颤成功,患者自主心律恢复。可是,紧接着患者出现烦躁、恶心和呕吐,为避免意识尚不清楚的患者出现窒息,张步洲医生沉着冷静,立即在镇静药物的帮助下立即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在经历了凶险的病情变化以及抢救成功率仅为2%左右的急诊抢救后,病情暂时趋于平稳。
6:10,急诊医学科将携带着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的患者推进介入室,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心血管内二科李新伟主任、杨剑医生、麻醉科付骁医生、放射科技师何振清以及护士白霞、唐春花接过了生命的“接力棒”,一台准备工作就绪的介入手术开始了。经过紧张有序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溶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以及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后,患者闭塞的生命血管-前降支终于开通,血流恢复正常。
8:00,手术成功,患者被送往重症医学科(ICU),ICU医护人员接过患者和相关检查报告后,将患者安置在了病床上,进行全方位病情监护。
在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下,患者的心功能逐步恢复,病情明显好转。12月12日,年轻的特警“小赛”完全清醒,基本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守候在ICU病房外的家人、朋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参与抢救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为之欣喜。
在与“小赛”有着“过命交情”医院领导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