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排名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9454.html国际应急每天为你解读大国博弈,深度局势热评,如何面对天灾人祸兽患,分享精品文章!让我们一起见证伟大的中国复兴梦!
珍珠港事件是二战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袭击事件,日本联合舰队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将美国拉入了战争中。研究此次事件的成败得失,有利于我们了解二战历史和今天美日关系之缘,对未来战争的偷袭战也有一定借鉴或启迪作用。
偷袭珍珠港解读作者:温元麟国际应急救援高级专家、特种兵比武冠*教练、国家国防教育专家目录一、关于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提法二、偷袭原因(一)日本的困境(二)“北上”的失利(三)“南下”的受阻(四)美国的制裁三、事件经过(一)促成开战(二)战前准备(三)偷袭过程(四)致命错误五、事件影响(一)偷袭结果(二)历史意义(三)后世影响(四)文化影响一、关于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提法偷袭珍珠港(英文:AttackonPearlHarbor,日文:真珠湾攻撃)是指由二战时期日本*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舰队基地——珍珠港的*事事件。年12月7日早晨,日本海空*在2个小时内派出架飞机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上的主要海空*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和海*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美国*队对此毫无准备,损失惨重,被击毁击伤美*舰艇40余艘,其中战列舰8艘,被炸毁炸伤飞机多架,毙伤美*多人。美*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炸弹击中沉没,舰上名将士全部殉难。此次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二、偷袭原因(一)日本的困境日本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少是日本一直以来都面临的困境。在日本最开始发动“侵华战争”之初,所宣传的“三个月灭亡中国”表面上是日本对其*事能力的自信,实际上也是日本无奈之下给自己定的“目标”。因为在日本*部看来,如果三个月没能快速的灭亡中国,受本国国力的制约,日本将在侵华战争中失败。
侵华日*
而当时日本虽然占领东北以后获得了东北的煤炭、铁、铜等战略物资,但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主要都靠从美国进口。年这一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物资就达到了过亿美元,仅仅石油、精炼油、废钢铁、原棉等四项就达到了1.4亿美元。就单单石油这一项,日本所需要石油来自美国的份额就达到80%,到了年石油份额上升到了85%。也就是说美国完全掌控着日本的资源命脉,一旦美国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日本的这个战争机器就会立马停运,那些飞机、大炮、舰船就是一堆没用的废铁。俗话说“大炮一响、*金万两”,随着战争的延续,日本国内的财*越发紧张。日本的*费支出也越来越多,年日本的经济预算为34亿日元,其中直接的*事费用就达到了43%。到了年,日本光*事预算达到了53亿日元。比日本年的总体经济预算还多。当时的日本为了维持战争开支,只能增加税收和增加发行国债。根据记载,年日本“法人所得税约提高80%;个人所得税提高30%;继承税提高10%,并建立财产税,增收酒、烟间接税”。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实施战时物资管制。国家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危机。为此,日本能做的就只有扩大战争,加强对他国的掠夺,来获得资源和利益。当时的日本在中国就是通过“以战养战”来维持战争的。此时的日本*队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陆*主导的“北上”进攻苏联,获得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二是海*主导的“南下”东南亚地区,获得当地的橡胶与石油,但这势必会触碰美国的利益。(二)“北上”的失利年冬天,日本陆*决定对远东地区的苏联*队发动试探性的攻击,双方在诺门坎地区发生了战争,年5月,日本关东*开始进攻苏联支持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而苏联*府依据《苏蒙互助协定》开始介入。
诺门坎战役中的苏联*队
6月18日,苏联名将朱可夫将*被任命为第57特别**长,开始在诺门坎地区集结兵力对日作战。朱可夫组建了多兵种合成的第1集团*,配备了大量的坦克、飞机和重炮。当时的苏*无论是装备还是火力都比日*强了好几个档次,在这场冲突中,苏*方面炮弹消耗达吨,而日*的物资总消耗还不到吨,战争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形势。战役的结果也是日*惨败。日本精锐的关东*在苏俄铁拳之下毫无还手之力,日*第23师团的步兵、炮兵联队长全员战死,不算航空兵,确定战死少佐以上35人,而且日本战败后,关东*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道太郎剖腹自杀。可以说,日本陆*大批基层*官都死在了诺门坎。关东*的战败让日*本部认识到了一个事实,现在日本完全不是苏联人的对手。再加上诺门坎战役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作为盟友的德国突然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不但让日本、德国东西夹击苏联的战略流产,而且苏德条约的签订让日本人感觉到了背叛。于是日本决定不再挑衅苏联,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
诺门坎战役中苏联*队缴获的日*装备
至此,日本陆*“北上”的战略彻底失败。(三)“南下”的受阻日本“北上”计划的失败后,想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日本只剩“南下”这一条路可走。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年春夏南进论在日本有过两次高涨。从年春夏南进论的初次高涨到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其间一年有半。日本迟迟不敢对美开战,多次取消或推迟南进的预定时间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时间。年希特勒策划了对英国的“海狮行动”,要求日*和德国同时对英作战,日*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日*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四)美国的制裁年7月24日,日本进攻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日本的这一行为,严重触碰到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当时刚刚摆脱经济危机的美国决定对日本进行制裁,要求日本从中国和越南撤*。7月25日,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并且实施石油禁运。由于美国的制裁,日本国内石油储备只够两年使用,也就是说,两年之后日本必定会在战争中失败。当时的日本面临两选择:1、就此服软,臣服于美国,承认战争失败,从中国撤*;2、南下争夺太平洋地区,和美国撕破脸,继续进行战争。首先,如果日本屈服于美国,承认战争失败从中国和越南撤*,日本国内肯定不会同意,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势必会让日本崩盘,其结果是任何人都没法承受的。如果南下进攻太平洋地区,虽然势必会让日本面临美国的怒火,但日本却能获得维持战争用的资源,让日本短时间能避免战争失败,并且有获得翻身的机会。
“珍珠港事件”策划者:山本五十六
也就是说,第一个选择,日本必定会战败;第二个选择,日本则有机会胜利,虽然机会很渺茫,但两者相害取其轻。所以日本决定进攻太平洋地区。既然日本决定和美国在太平洋进行争霸,那必定要面对美国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当时日本海*大将山本五十六在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就说过,美国既然发动了经济制裁,那么随后必定会有*事行动。俗话说“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于是,日本海*决定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国舰队,为日本赢得先机。即使一时无法消灭和占领美国,但通过局部战争的胜利,也许能迫使美国做出让步。
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端,距日本约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珍珠港与驻有美*的关岛、马尼拉港构成锥子形,插向西太平洋,是日本南进扩大战争的主要障碍。
袭击珍珠港计划的策划者、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消灭美国海*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可以为日本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以保障南进作战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事件经过(一)促成开战美国人约翰·托兰对山本进攻珍珠港计划的产生曾有一个符合逻辑的推测。年,美国出版了《太平洋海上霸权》一书。四年后该书的部分内容被创作为小说,取名《伟大的太平洋战争》,书中描写了一支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等情况。这本书被日本海*参谋部译成日文,列入海*大学的课程。该书出版时,山本正在华盛顿任武官,这位孜孜不倦地钻研海*学术,又具有相当英语造诣的山本,不可能不注意到这本书。袭击珍珠港作战计划的产生与山本的性格特点也有密切的关系。西方有人针对袭击珍珠港之战说过,只有*徒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山本是个冒险家,对*博尤为着迷。把*博和碰运气的游戏看得比饮食还重要,玩扑克、打桥牌、下围棋、打*都称得上是行家里手。他与同僚*,与部属*,还常跟艺妓*,而且*得认真。年,山本为一件不大的事与他的密友堀一下子*了元,这笔钱在当时能买幢好房子,结果山本输了。虽然堀一笑了之,山本却坚持还债,每月从薪金中扣,一直扣了十几年。山本出使欧洲时,据传说由于他*技超群,赢钱太多,摩纳哥的*场甚至禁止山本入场,他是摩纳哥第二位被禁止的*客。山本曾说,如果天皇能给他一年时间去*博,可以为日本赢回一艘"大和号"战列舰。总之,东乡的影响,美国的小说,加上山本个人秉性等各种因素,促成了奇袭珍珠港计划的形成。(二)战前准备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此后就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Z”作战方案。6月,正式方案提出后,曾在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的舰队横渡海里而不被发现,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山本固执己见,甚至以辞职相要挟。日本为了“南进”,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个计划。于是,山本指挥联合舰队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开始了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模拟训练。
与此同时,日本驻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总领事馆派出间谍侦查珍珠港在泊舰只的舰名、数量、装备、停泊位置、进出港时间、官兵休假时间以及天气等情况,调查观察得出每周的星期日是停泊舰只数量最多的一天。
年12月3日,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要求他:1、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2、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3、帝国*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截然行动。
(三)偷袭过程珍珠港事件示意图
为了偷袭珍珠港,日本海*组成了由海*中将南云忠一指挥的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这六艘航空母舰分别是赤城号(旗舰)、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这六艘航空母舰共计搭载舰载机架,其中包括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这支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只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舰队在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的途中,一直保持彻底的无线电静默。具体行动如下:
年11月18日前后,日*以第6舰队27艘潜水艇并载有5艘特种潜水艇组成的先遣舰队,分别从横须贺、佐伯湾出发,分3路直扑夏威夷,担负侦察监视和截击美舰队的任务。26日,以第1航空舰队6艘航空母舰为基干而组成的突击舰队,从单冠湾出发,沿北方航线隐蔽开进,赴瓦胡岛北面预定海域,担负空中突袭珍珠港的任务。12月2日,先遣舰队和突击舰队同时收到“12月8日(东京时间,夏威夷时间为7日)为空袭日”的通知。“空袭日”选定在星期天。
12月7日4时30分,当突击舰队顺利到达瓦胡岛以北,即展开组织进攻。5时30分,2架水上飞机对瓦胡岛及其附近海面进行侦察。架舰载机用于空袭,分为两个攻击波。第一波架,第二波架。6时,第一波起飞,由云层上空悄悄飞向珍珠港。7时15分,第二波起飞。是日天气晴朗,为日机提供了极好的攻击条件。7时49分,突击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海*中将下令全*展开突击。此时,美太平洋舰队主力,除3艘航空母舰离港出海执行任务外,其余共94艘舰艇,整齐地停泊在珍珠港内,美海*官兵大都离舰上岸度假去了。岛上的架飞机成排停放在机场,飞行员多数不在机场。高射炮旁也只有少数几个炮手值勤。7时30分左右,美雷达兵多次发现有强大机群飞临,却误认为是己方飞机,未加防范。
7时55分,第一波突击机群开始实施连续45分钟的首次突击。8时40分,顺利返航。8时55分,第二波突击机群实施突击,与此同时,先遣舰队中的特种潜水艇偷入港内,攻击美舰。9时45分,突击全部结束。
日本对珍珠港的突袭以损失飞机29架和飞行员55名以及5艘袖珍潜艇的微小代价,炸沉炸伤美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大型舰只、20余艘中小型舰艇,炸毁炸伤飞机多架,毙伤美*多人,仅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爆炸沉没时就有人死亡。摧毁和损坏了港内、岛上的大部分设施,取得巨大战果。仓促应战的美太平洋舰队遭此打击,完全丧失了元气,在以后的6个月时间不得不躲入偏海,暂避锋芒。日本得以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猖獗一时。
珍珠港基地被破坏时的情形
根据当事人报导和后来美国和日本*方发表的*事文件袭击珍珠港的过程如下:
3:42:一美国扫雷艇在檀香山港前发现一个潜望镜。
6:00:距珍珠港海里的航空母舰企业号从海里外派出18架侦察机飞往珍珠港。
6:10:南云中将得到攻击的命令后下令第一波起飞。日本舰队此时位于欧胡岛北海里。
6:20:第一波的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飞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国供给船在珍珠港外发现一艘潜艇。这个发现被传递给一艘美国沃德号驱逐舰,一架侦查机被遣往当地。
6:45:沃德号驱逐舰向潜艇发动攻击。潜艇被击沉。
6:53:沃德号驱逐舰报告攻击潜艇。
7:02:位于欧胡岛北部的一个雷达站在岛北海里处发现不明飞机。
7:10:雷达站向空防司令部报告发现不明飞机的消息。
7:15:攻击潜艇的报告到达美*司令部。与此同时架第二波日本飞机起飞。
7:20:美*空防司令部认为不明飞机是从大陆来的B-17轰炸机,他下令雷达站关闭。
7:40:第一波到达瓦胡岛北岸。
7:49:第一波指挥官下达攻击令。
7:53:第一波指挥官向南云发送“虎!虎!虎!”的消息报告偷袭成功。
7:55—8:25:由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进行的第一波攻击。
7:58:美国海*向所有船只发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8:00:从美国大陆来的B-17轰炸机和从企业号起飞的侦察机同时到达珍珠港,但他们毫无准备,因此无法插手。
8:02:内华达号战列舰开始对从右舷攻击的飞机开火。两架飞机被击落。内华达号的舰尾遭一条鱼雷命中。内华达号是唯一试图逃出珍珠港的战列舰,但它多次中弹后不得不在沙滩上搁浅以防止舰体沉没。
8:08:KGMB电台中止其节目号召所有*人回到他们的岗位上去。
8:10: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前部弹药库中弹爆炸,亚利桑那号在9分钟内沉没,80%船员阵亡。
8:12:夏威夷最高指挥官沃尔特·肖特向整个太平洋舰队和华盛顿报告:“与日本的战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袭击开始。”
8:17:美国驱逐舰海尔姆号是第一艘开始对驶入珍珠港内的日本潜艇攻击的美国船只。
8:26:檀香山的救火队报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伤(可能是被飞机机炮的子弹击中)。
8:39:一架水上飞机在港内发现一艘潜艇并对它开火。
8:40—9:15:轰炸机的攻击。
8:40:一艘美国驱逐舰与一艘日本潜艇相撞并开始投深水炸弹。潜艇受伤后上浮。一个地方电台报导日本空袭。
8:50:第二波攻击指挥官下攻击令。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54架轰炸机和78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36架战斗机夺取制空权。
9:00:一艘荷兰的远洋轮是第一个参加战争的同盟者。
9:15—9:45:俯冲轰炸机进攻。
9:30:港外和岛北的船只受到攻击。
9:45:进攻减弱。
10:00:第一波飞机回到停在岛北海里的舰队。
11:15:夏威夷总督在电台中宣布整个夏威夷领地进入戒严状态。
11:46:有人报告日*在欧胡岛登陆。
12:10:美国侦察机飞向岛北但未能发现任何敌机或敌舰。
12:40:夏威夷总督和美国总统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战时法并建立**府统治。
13:00:日*飞行队队长与南云中将讨论进行第三波攻击的可能性。
13:30:南云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总督签署战时法。
还原日本偷袭珍珠港全过程
(四)致命错误第一,日*的攻击目标不够全面。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最先是由日*飞行员源田实制定的,由于他坚持攻击的重点是美*航母,于是在制定方案时,将90架轰炸机担当首次攻击航母的主力;第二波攻击的任务还是以伺机炸沉航母为目的。但是,源田实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航母根本不在港内。
由于攻击目标的偏见,日机只炸舰船而没炸船坞。如果船坞被炸毁的话,美*仅存的舰船将无处停泊,大量毁伤的舰船也无处修复。同时,日机也没有炸掉珍珠港5英里以外山上的油料。在当时的情况下,哪怕一架日*战机飞到那里,就可以将它们炸得一滴不剩。倘若如此,美*所有的舰船和飞机都将变成动弹不得的一堆废铁。
美国海*储存在珍珠港有万吨重油。如果珍珠港的工厂设施和重油全毁了会怎样?用尼米茨的话来回答:“把攻击目标集中在舰艇上的日本海*,完全无视了机械工厂,对于修理设施也没有出手,对港湾内储藏的万吨重油也视而未见。考虑到美国对欧洲作出的承诺,这些长时间积累而储存起来的重油是无可替代的,没有了这些燃料,美国舰队在几个月里将不可能从珍珠港开始发动任何作战行动。”实际上尼米茨的话还是很轻描淡写的。如果南云忠一轰炸了储油罐引发了火灾,燃烧起来的万吨重油之火将是任何消防手段也无法扑灭的。不需要别的,就这场火就能彻底烧毁珍珠港,烧掉它作为一个*港而继续存在的可能性,要重建这个*港,即使是土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的美国,没有几年是不可能的。没有了前进基地的美国海*就只能后撤公里回到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去,从那儿再出发来打仗就没有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所享有的那种自由了。
第二,临时调整作战方案导致乱套。攻击舰队出发前夜,源田实发现他们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所有计划都指望着对手坐以待毙。如果美国人有防备,怎么办?舰队离港后,源田实悄悄召集了一个背着长官的秘密会议。大家商议的结果是:由源田实到现场机动处理。这一最后时刻的重大调整引起不小的混乱——所有*官、高层参谋都不在场,现场拍板只是3个中级校佐。这导致突袭从开始就乱了套。
第三,攻击机队的动作严重变形。按照预定计划,战列舰的鱼雷攻击机分两队进攻。两队进攻间隔米。可实际上,两队实际间隔米。后队看不见前队,僚机找不到编队长机。日*在一番轰炸之后,真正炸沉的只有三艘战列舰,如此一来,日*总体命中率只有31%。
第四,选择周日进攻并非最佳时间。日本人将袭击时间定在了周日的早上。每周这一天,美*十有八九的人都不在船舱里,而是在夏威夷的各处度周日,否则的话,美*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五、事件影响(一)偷袭结果1、从日本的角度看
就其战略目的而言,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了它的计划者最远的设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样的成果也是很罕见的。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东南亚地区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让日本的战车再次开动起来,使日本短时间内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让日本*国主义续命长达五年。
2、从二战的角度看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年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美国广播电台反复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华民国*府在中日战争进行了四年多以后,于12月9日对日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更加扩大了。
3、从历史回眸的角度看
可以说,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虽然现在看来是日本将美国拉入战争浑水之中的昏招,但当时的日本的确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万幸的是日本在东北因为技术原因和运气的原因没有发现大庆油田的存在,要不然日本整个战略就会出现第三种选择,整个二战的结果谁知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历史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日本战败的命运。因为,珍珠港事件立刻将一个本来意见不齐的国家动员起来了。它将美国各派团结起来,一定要战胜日本。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从此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覆灭。从*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和潜艇,以及舰载机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主力的转折点。大型战列舰决战的时代过去了,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战王牌,海*航空兵作为新的决定性力量登上海战舞台。(三)后世影响
美国为纪念珍珠港战役的失败,将年12月7日定为国耻日。
(四)文化影响大量描绘二战太平洋战场作品提及和描述此次战役。如文学作品:《东方大谍》;电影:《虎!虎!虎!》()、《珍珠港》();电子游戏:《荣誉勋章》。
(资料及图片来源:互联网)
延伸阅读??
本期责编:国应◆93篇迎八一!(值得收藏)◆广东青年干部学习强*思想热情高◆求真!务实!绝活!防恐防暴功在平时◆实用的公民应急能力提升课程◆应急训练的五大益处◆一首关乎你一生是否平安的歌!◆国际应急救援赛事、课程、技术等级标准及示范精选◆面对天灾人祸兽患,你有几分抗逆力?◆*人格斗术,你值得拥有!◆刺杀!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跳转到“应急国际”网站,了解更多精彩的资讯!
一起传递爱:请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