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IB的ldquo国际情怀rdquo [复制链接]

1#
得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

“国际情怀”可以说是IB课程的灵*所在,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诸如Alevel、AP等所谓的“国际课程”的重要依据所在,但“国际情怀”的内涵本质是什么呢?

本文授权转载自:IB教学研(gh_4bce),作者:程明

“国际情怀”在PYP、MYP、DP的核心圆环图中,都是外圈的第一个内容,写作InternationalMindedness。在PYP的纲领性文件《MakingthePYPHappen》一书中,也是作为开篇的第一个内容,给大家介绍的,其标题为“小学项目受哪些信念与价值观的推动?”。在IB的官方培训中,往往也是大家需要第一个讨论的议题。

所以“国际情怀”可以说是IB课程的灵*所在,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诸如Alevel、AP等所谓的“国际课程”的重要依据所在,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不是对母国教育体制和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努力争取做到以下两个重要因素:“多语言学习和跨文化理解以及全球参与。[1]”

这句话并不是对IB中的“国际情怀”的简单定义,而且在IB文件中也强调,“考虑到小学项目中各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这一概念本身的难以捉摸性,如果我们提出任何简单的定义并期待这个定义能经得起严格的检验,那是非常天真的。因此,国际文凭组织宁愿提出一种复合的定义,来反映指南中将要讨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2]”

而这种“复合的定义”,主要便是通过《国际文凭组织学习者培养目标》来体现出来的,其具体内容主要如下:

如图所示,“所有国际文凭教育项目的目标均在于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人”,所以说一个合格的IB学生,评估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你有无“国际情怀”。特别是对于PYP小学项目来说,毕业是没有纸质考试的,只是一个成果展,所以你的成果展能否通过展示出你身上所具备的上图中的十大LearnerProfile,从而体现出你的国际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MakingthePYPHappen》文件中,接下来一个标题就是“小学项目学校如何在学习者社区中培养国际情怀”,文件指出“学校被视为一个学习者社区”,当然学生的家庭和所生活的区域也是一个重要的社区。对于那些招收纯外籍学生的IB学校来说,这种国际化的社区文化是很好建立的,因为大家都是来自背景和地域完全不同的家庭,母语不同,文化不同,这也是IB项目成立的背景所在/p>

“国际文凭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战后的国际联盟时期,国际上有识之士希望通过某种方式为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在此期间各种学校纷纷成立,联合国国际学校、纽约国际学校、日内瓦国际学校等等,正是在20世纪两次大战对世界巨大的严酷冲击之下,IB国际课程的国际教育理念开始产生。[3]”

之后,年瑞士日内瓦创立了IB国际课程大学预科项目(DP),IB国际课程成立之初是为了解决国际流动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开发的课程,使17-19岁的学生在完成中学最后两年的学习之后,能够获得被世界各地大学认可的文凭,从而顺利进入大学深造。[4]

中国的第一所IB学校——北京国际学校(theInternationalSchoolofBeijing),也是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英国大使馆里面的校舍合并而成,随后几年该学校开始招收更多来自其他大使馆的孩子。年,该学校在中国外务部正式得到官方注册,被批准接收在北京的外国侨民的孩子,三年后,即年,该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提供国际文凭课程大学预科项目的学校。[5]

图片来源: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