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天,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均低于20例;回顾武汉16医院,共收治1.2万人,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疫情期间,万高校教师在线开万门课程……5月14日,抗击疫情,还有这些好消息↓↓↓
01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5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确诊病例3例,均为本土病例(辽宁2例,吉林1例)。29省份无新增确诊,28省份连续“零报告”,北京连续29天报“0”,广东连续7天报“0”,湖北连续3天报“0”。
02
国家卫健委:近10天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减少22%,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均低于20例,但是本土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仍在增加,要加大检测和排查力度,尽快找准传播源和扩散面,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03
国家卫健委:从2月5医院开始收治患者到3月10日最后一医院休舱,这段时间16医院共收治患者1万2千余人,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
04
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实践全区域、全覆盖、全方位,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截至5月8日,全国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万教师在线开出了万门课程,合计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万人,合计23亿人次。
05
民政部:合理安排捐赠款物拨付进度,不允许长时间积压。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要指导督促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对前期慈善捐赠做好收尾工作,充分、高效管好用好捐赠款物。
06
贵州:①高校非毕业年级、小学、幼儿园于5月15日至30日实行分批、错时、错峰开学。②校外培训机构自5月15日开始,经所在县(区)政府评估,市(州)教育部门审核,并报省教育厅批准后可以有序开展线下培训。
07
山东:①通过开学条件核验的高校(含驻鲁部属高校)非毕业年级学生5月18日—28日陆续返校复课;②高中和初中非毕业年级、小学3—6年级5月18日—28日陆续复学复课;③小学1—2年级、幼儿园自6月上旬起陆续复学复课;④特教学校、校外培训机构6月份复学复课。
08
厦门:通过备案登记,家体育运动场所可对外开放。
09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于5月12日和13日派空军飞机分别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泰国、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2国军队提供防护服、医用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物资。
10
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来自中国的第五批援助物资抵达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包括多万个快速检测试剂、多万个口罩等。在当天电视讲话中,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用中文说谢谢表达感激之情。
11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14日统计的新冠疫情数据,日本13日新增确诊病例55例,这是日本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第4天低于例。
12
由于疫情趋缓,比利时将于18日如期启动“解封”第二阶段。比利时小学和中学将逐步开放,幼儿园继续关闭;理发店、美容店、图书馆、博物馆等均可重新开放,但需遵守社交距离;露天集市可重新开放,但最多允许设立50个摊位。
危机之中寻转机
李 斌
据报道,因非洲猪瘟疫情引发多国暂停或限制进口猪肉及猪肉制品等因素的影响,去年广西柳州螺蛳粉出口一度受阻。在危困面前,柳州积极引导螺蛳粉企业进行产品革新,其中之一是用牛骨替代传统工艺中的猪骨熬制鲜汤,再加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销售创新,不仅一举扭转了出口颓势,还扩大了消费者群体。据悉,今年前4个月,当地螺蛳粉出口额是年全年的两倍多。
“危”和“机”往往是一件事的两面。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能否在危机中看到未来,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聚力突破点,采取有力举措开展创新。用牛骨替代猪骨熬汤,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工艺“微创新”,推进了柳州螺蛳粉出口从受阻到“井喷”,无疑就是化“危”为“机”的典型案例。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一些产业、部分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应看到,重大困难往往会使人突破旧格局、打破旧模式,很可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因而,面对疫情带来的有关压力,我们不能消极对待、坐以待毙,也不能简单规避,而要认真分析其中潜藏的机遇,善于创新、抓住机遇,危机之中寻转机,越是艰险越向前。
机遇总是垂青于敢于革新、善于创新的人。17年前的非典疫情,催生了线上消费,成就了后来中国的世界级电商平台;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远程会议、生鲜配送等行业已在快速发展。许多企业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抢抓机遇化“危”为“机”,也充分展现了不俗的创新力、行动力。
大到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一个企业,小到身处这个时代的个人,都会不同程度面临“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捕捉新机遇。就眼下各地和各企业来说,要用好眼下攻坚半年和年度目标的黄金季和拼搏季,加快复产达产,把失去的时间扳回来、把损失夺回来,下好“先手棋”、稳住“基本盘”,同时着力从眼前的危机和困难中捕捉新机遇、开创新模式、创造新业绩,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