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流量绑架的完美日记始于广告陷于颜值弃于 [复制链接]

1#

《财经》新媒体刘洋

编辑

蒋诗舟

“始于广告,陷于颜值,弃于品质。”刚刚毕业的新白领潇潇如此评价完美日记。

日前,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公布了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也是其上市后公布的首份年报。从数据来看,逸仙电商年全年营收52.3亿元,花在营销上的费用高达34.1亿元,净亏损26.9亿元。

财报刚刚发布,微博用户“新经济研究员”就直指,完美日记卖一只元的口红,要付元营销费用,然后亏50元。“龙头尚且如此,新入场的美妆品牌,如果是烧自己的钱,可以直接把项目关了。”

对于亏损,逸仙电商解释,公司在年实现盈利后,年是重点战略投入期,加之外部环境变化,从而影响了整体业绩。

但不可否认的是,“用心做营销,用脚做产品”正成为部分消费者对逸仙电商旗下产品的印象之一。金钱可以烧出一时的高流量、高增长,一旦资本热度退却,如何盈利,如何留住客户成为摆在新消费企业面前共同的难题。

为渠道打工

作为B站重度用户,王笑笑在某一段时间发现,似乎整个B站UP主都成了完美日记的推销员。

《财经》新媒体采访了多位知晓、买过完美日记彩妆的消费者,抖音、小红书、B站、淘宝直播是她们了解完美日记的主要途径,虽是被动接受,但最初大都被花哨的颜值吸引。

年9月,逸仙电商在招股书中将自己描述为“中国最早的在所有主要社交平台上大规模使用KOL的美容平台之一”。一位逸仙电商员工对《财经》新媒体表示,公司主要选取与品牌、产品契合度比较高的KOL,内容上希望能够更多的触达消费者,但对转化率要求则不甚了解。“未来会持续跟KOL展开合作”,她说。

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勍告诉《财经》新媒体,品牌与KOL的合作目前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直接对接到头部KOL,新兴品牌更倾向与这类KOL合作,因为他们可以快速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但需要品牌花费高额费用来抢占他们的时间资源;第二种是通过MCN机构匹配腰部KOL,腰部的KOL带货能力中等,但是可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第三种是通过品牌代运营(TP)对接KOL,往往不熟悉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会采用这种方式。

对于逸仙电商,一段时间以来,“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相互搭配是其旗下品牌营销宣传的主要打法。公域流量方面,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